丁香花的種子并不是中藥,但丁香花的花蕾(即丁香)是常用的中藥材。
丁香,學名Syzygium aromaticum,是一種熱帶常綠喬木,主要產(chǎn)于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熱帶地區(qū)。在中藥中使用的部分主要是其未開放的花蕾,稱為“公丁香”或簡稱“丁香”,而其果實則被稱為“母丁香”。丁香具有溫中降逆、補腎助陽的功效,在中醫(yī)臨床上廣泛應用于治療胃寒嘔吐、呃逆、腹痛、腎虛陽痿等癥狀。
丁香花的種子雖然不作為藥材使用,但在植物學上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通過研究丁香種子的萌發(fā)條件和生長習性,可以為丁香的人工繁殖提供科學依據(jù),進而促進丁香資源的保護與利用。
丁香除了在中醫(yī)藥領域有重要應用外,還被廣泛用于食品調(diào)味、香水制造等行業(yè)。其獨特的香氣來源于所含有的揮發(fā)油成分,如丁香酚等,這些物質(zhì)不僅賦予了丁香獨特的香味,也是一些藥理作用的基礎。
盡管丁香花的種子本身并不作為中藥材使用,但丁香花的其他部位特別是花蕾,在傳統(tǒng)醫(yī)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品名:丁香種子
高度:2~7m
特點:花量大,顏色艷麗,花期長,適應性好。
種植量:2~3kg/畝
種植期:春秋/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guī)格:全新種子/小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