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白茅根確實是茅草的根部,更具體地說,是禾本科植物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的根莖。在中醫(yī)中,白茅根是一種常用的藥材,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等功效。白茅根的基本信息來源:白茅根來源于
中藥白茅根確實是茅草的根部,更具體地說,是禾本科植物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的根莖。在中醫(yī)中,白茅根是一種常用的藥材,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等功效。
白茅根的基本信息
- 來源:白茅根來源于禾本科植物白茅的干燥根莖。
- 形態(tài)特征:白茅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1-2米,根莖橫走,白色,有節(jié),節(jié)上生有鱗片狀的葉鞘。
- 分布:廣泛分布于中國各地,尤其是在田野、路旁、荒地等處常見。
- 采集與加工:春季和秋季為采收季節(jié),挖出根莖后,除去地上部分及須根,洗凈泥土,曬干或鮮用。
中藥用途
-
主要功效:
- 清熱解毒:用于治療熱病煩渴、肺熱咳嗽等癥狀。
- 涼血止血:用于治療吐血、衄血、尿血、崩漏等出血癥狀。
- 利尿消腫:用于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等癥。
-
用法用量:
- 煎湯:15-30克,水煎服。
- 鮮品:30-60克,搗汁或煎湯。
- 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患處。
現(xiàn)代研究
- 化學成分:白茅根含有多種活性成分,如黃酮類化合物、多糖、揮發(fā)油等。
- 藥理作用:
- 抗炎作用:研究表明,白茅根具有一定的抗炎效果。
- 抗氧化作用:能夠清除自由基,保護細胞免受氧化損傷。
- 降血糖作用:對高血糖有一定的調節(jié)作用。
- 利尿作用:有助于促進尿液排出,減輕水腫。
注意事項
- 禁忌:脾胃虛寒者慎用。
- 配伍:常與其他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藥物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
- 貯藏:置于通風干燥處,防潮防蟲。
結論
中藥白茅根確實是指茅草的根部,即白茅的根莖。它在中醫(yī)中有著悠久的應用歷史,主要用于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和利尿消腫?,F(xiàn)代研究也證實了其多種藥理作用,使其在臨床應用中具有重要的價值。
品名:白茅種子/茅草種子
高度:50~100cm
特點:生長快,抗性好,成活率高。
種植量:1~2kg/畝
種植期:春夏/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guī)格:種子/白茅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