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金蓮(學名:Tropaeolum majus),又稱為金蓮花、金盞花、喇叭花等,是旱金蓮科旱金蓮屬的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但在溫帶地區(qū)通常作為一年生植物栽培。旱金蓮原產(chǎn)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區(qū)域,因其鮮艷的花朵和獨特的葉子形狀而受到園藝愛好者的喜愛。
植物形態(tài)
-
莖:旱金蓮的莖細長柔軟,具有攀爬或匍匐生長的習性,可以達到1-3米長。莖部呈圓柱形,表面光滑,顏色從淺綠色到深綠色不等,有時帶有紫色條紋。
-
葉:葉子為掌狀分裂,通常分為5-7個裂片,邊緣有鋸齒,形狀類似于小鴨子的腳掌,這也是它名字中的“金蓮”所指。葉子的顏色通常是鮮綠色,質(zhì)地厚實且富有光澤。
-
花:旱金蓮的花朵非常引人注目,直徑約為2.5-6厘米,花色多樣,包括黃色、橙色、紅色和白色等,其中以橙紅色最為常見。花朵由5片花瓣組成,其中下方兩片較大,上方三片較小,形成類似蝴蝶或喇叭的形狀?;ㄖ行挠幸粋€明顯的杯狀結構,里面含有雄蕊和雌蕊。開花期一般在春季至初夏,但在溫暖的環(huán)境中幾乎全年都能開花。
-
果實與種子:旱金蓮的果實為蒴果,成熟后會自動開裂,釋放出數(shù)粒黑色或棕色的種子。種子呈圓形或橢圓形,表面平滑,可以用于繁殖下一代植物。
-
根系:旱金蓮的根系較為發(fā)達,主根粗壯,側(cè)根分布廣泛,有助于吸收水分和養(yǎng)分,適應性強。
生長習性
旱金蓮喜光,耐旱,但不耐寒,適合種植在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土壤中。它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較強,既能在陽光充足的地方茁壯成長,也能在半陰處生長,但光照不足會影響其開花質(zhì)量和數(shù)量。旱金蓮還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其全草可入藥,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園藝應用
由于其美麗的花朵和獨特的葉子,旱金蓮常被用于園林綠化、花壇布置、吊籃裝飾等場合,不僅美化環(huán)境,還能吸引蜜蜂和蝴蝶,增加生態(tài)多樣性。旱金蓮也是一種優(yōu)良的切花材料,適合用于插花藝術創(chuàng)作。
旱金蓮是一種集觀賞性和實用性于一體的植物,無論是家庭花園還是公共綠地,都是非常值得推薦的種植選擇。
品名:旱金蓮種子
高度:30~50cm
特點:好種好養(yǎng),花量大,抗性好。
種植量:1~1.5kg/畝
種植期:春夏/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guī)格:種子/杯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