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金蓮(學名:Tropaeolum majus),又名喇叭花、金蓮花,是旱金蓮科旱金蓮屬的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chǎn)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地區(qū),現(xiàn)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一種常見的觀賞植物和藥用植物。種子特征外觀:旱金蓮的種子
旱金蓮(學名:Tropaeolum majus),又名喇叭花、金蓮花,是旱金蓮科旱金蓮屬的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chǎn)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地區(qū),現(xiàn)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一種常見的觀賞植物和藥用植物。
種子特征
- 外觀:旱金蓮的種子呈圓形或橢圓形,直徑約3-4毫米,表面光滑或有細微的網(wǎng)紋,顏色從淺棕色到深棕色不等,具有一定的光澤。
- 外皮結(jié)構(gòu):旱金蓮種子的外皮確實有毛,但這些毛通常非常細小,肉眼不易察覺。在顯微鏡下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種子表面覆蓋著一層細密的絨毛,這層絨毛有助于種子的保護和傳播。
- 功能:
- 保護作用:種子表面的毛可以減少水分蒸發(fā),保護種子不受外界環(huán)境的侵害,如防止病菌侵入,減輕紫外線傷害等。
- 促進傳播:細小的毛有助于種子附著在動物的羽毛、皮毛上,從而實現(xiàn)遠距離傳播。這些毛還可以幫助種子在風中飄散,增加其分布范圍。
- 化學成分:種子外皮含有多種化學物質(zhì),如單寧、黃酮類化合物等,這些物質(zhì)不僅對種子本身具有保護作用,還可能對人體有一定的藥理活性。
種子萌發(fā)
旱金蓮種子的萌發(fā)受溫度、濕度和光照等因素的影響。適宜的萌發(fā)溫度為15-20℃,土壤保持濕潤但不過分積水。種子一般在播種后7-14天內(nèi)開始萌發(fā),幼苗生長迅速,適合在春季或秋季進行播種。
應用價值
- 觀賞價值:旱金蓮花色鮮艷,形態(tài)優(yōu)美,是園林綠化和家庭裝飾的理想選擇。
- 藥用價值:旱金蓮全株均可入藥,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療咽喉腫痛、癰疽瘡瘍等疾病。
- 食用價值:旱金蓮的花朵和嫩葉可食用,味道鮮美,富含維生素C和礦物質(zhì),可作為蔬菜或調(diào)味品使用。
旱金蓮種子的外皮雖然有毛,但這些毛的存在對種子的保護和傳播具有重要意義。了解這些細節(jié)有助于更好地種植和利用旱金蓮這一美麗的植物。
品名:旱金蓮種子
高度:30~50cm
特點:好種好養(yǎng),花量大,抗性好。
種植量:1~1.5kg/畝
種植期:春夏/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guī)格:種子/杯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