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金蓮(Tropaeolum majus),又名金蓮花、金盞花、喇叭花等,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但通常作為一年生植物栽培。它屬于旱金蓮科旱金蓮屬,原產(chǎn)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地區(qū),現(xiàn)在世界各地廣泛栽培,既可用作觀賞植物,也可用于藥用和食用。
葉片特征
-
形狀:旱金蓮的葉子呈圓形或腎形,邊緣有5-7個深裂,每個裂片末端尖銳,看起來像一個小手或者小傘。這種獨特的葉形是旱金蓮最顯著的特征之一。
-
大小:葉子的直徑一般在3-10厘米之間,具體大小取決于植株的生長條件和品種。
-
顏色:葉片的顏色通常是鮮綠色,但在陽光充足的條件下,可能會呈現(xiàn)更深的綠色。有些品種的葉子背面可能帶有紫色或紅色的色調(diào)。
-
質(zhì)感:旱金蓮的葉子表面光滑,質(zhì)地較薄,摸起來柔軟。葉子背面則稍微粗糙一些,有細微的絨毛覆蓋。
-
葉脈:葉脈清晰可見,從葉基部向四周放射狀分布,形成網(wǎng)狀結(jié)構(gòu),有助于水分和養(yǎng)分的輸送。
-
葉柄:旱金蓮的葉柄較長,可以達到10-20厘米,這使得葉子能夠遠離地面,更好地進行光合作用。葉柄與莖相連處常有腺體,有時會分泌黏液。
生長習(xí)性
旱金蓮喜歡溫暖濕潤的環(huán)境,耐旱能力較強,不耐寒。它的根系發(fā)達,能深入土壤中吸收水分和養(yǎng)分。莖細長而柔軟,具有攀爬或匍匐生長的能力,可以沿著支架或地表蔓延,形成密集的覆蓋層。每片葉子都是獨立的,互不遮擋,有利于充分接受光照。
其他信息
除了其美麗的花朵外,旱金蓮的葉子也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它們不僅形態(tài)獨特,而且色彩鮮艷,為園林景觀增添了不少生機。旱金蓮的葉子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其他營養(yǎng)成分,可作為食材使用,如沙拉中的點綴或是烹飪時的香料。
旱金蓮的葉片以其獨特的形狀、鮮艷的顏色以及良好的適應(yīng)性成為了眾多園藝愛好者喜愛的對象。
品名:旱金蓮種子
高度:30~50cm
特點:好種好養(yǎng),花量大,抗性好。
種植量:1~1.5kg/畝
種植期:春夏/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yīng)規(guī)格:種子/杯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