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金蓮(學名:Tropaeolum majus),又名金蓮花、印度卷心菜、旱地金蓮等,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但通常作為一年生植物來栽培。它原產(chǎn)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地區(qū),現(xiàn)在已廣泛分布在全球的溫帶和熱帶地區(qū)。旱金蓮不僅具有觀賞價值,其葉子和花朵還可以食用,味道略帶胡椒味,是一種受歡迎的沙拉配料。
形態(tài)特征
-
根部:旱金蓮的根系為淺根系,主要由細長的主根和側根組成。在良好的生長條件下,旱金蓮的根部可以發(fā)展出大量的細根,這些細根有助于吸收水分和養(yǎng)分,支持植物的快速生長。
-
莖:旱金蓮的莖柔軟而多汁,可以攀爬或匍匐生長,長度可達3米左右。莖上長有許多互生的葉片,葉片呈盾形或圓形,邊緣有鋸齒,顏色鮮綠,直徑約5-15厘米。
-
葉:旱金蓮的葉子非常特別,形狀像小盾牌,葉柄長,使得葉子能夠自由地在空中搖曳,增加了觀賞性。葉子背面通常為淡綠色,正面則為深綠色,有時帶有紫色斑點。
-
花:旱金蓮的花朵非常美麗,色彩鮮艷,常見的顏色有黃色、橙色、紅色和白色等?;◤酱蠹s2-5厘米,花瓣5片,呈喇叭狀開放,中心有明顯的雄蕊和雌蕊。花期一般在春季到秋季,具體時間取決于氣候條件。
-
果實與種子:旱金蓮的果實為蒴果,成熟后會裂開,釋放出黑色或棕色的種子。種子呈球形,表面光滑,可以用于繁殖下一代植物。
生長習性
- 旱金蓮喜歡溫暖濕潤的環(huán)境,耐熱不耐寒,最適生長溫度為15-25℃。
- 對土壤要求不高,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為佳。
- 需要充足的陽光,但也能夠適應半陰環(huán)境。
- 生長期需保持土壤濕潤,避免積水導致根部腐爛。
- 定期修剪可以促進分枝,使植株更加茂盛。
根部生長特點
當提到“旱金蓮從根部長出好多”,這可能指的是旱金蓮在適宜的生長條件下,根部會發(fā)展出大量細根,這些細根不僅增強了植物對水分和養(yǎng)分的吸收能力,還促進了整個植株的健康生長。旱金蓮還具有較強的再生能力,即使部分根系受損,只要條件允許,它仍然可以從剩余的健康部位長出新的根系,展現(xiàn)出強大的生命力。
應用價值
- 觀賞:旱金蓮因其獨特的葉形和鮮艷的花朵,常被用作園林綠化、花壇布置或家庭盆栽。
- 食用:其嫩葉和花朵可直接食用,也可加入沙拉中,增加食物的風味。
- 藥用:傳統(tǒng)上認為旱金蓮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如抗炎、抗菌等作用,但需要更多科學研究來驗證其功效。
旱金蓮是一種集觀賞、食用和潛在藥用價值于一身的多功能植物,值得在家庭園藝中嘗試種植。
品名:旱金蓮種子
高度:30~50cm
特點:好種好養(yǎng),花量大,抗性好。
種植量:1~1.5kg/畝
種植期:春夏/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guī)格:種子/杯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