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金蓮(學名:Tropaeolum majus),又稱為印度 nasturtium、花園 nasturtium 或者 capuchin flower,在某些地區(qū)也被稱作“旱金蓮”,是一種原產(chǎn)于南美洲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但在許多溫帶地區(qū)通常作為一年生植物栽培。它以其鮮艷的花朵和圓形的葉子而聞名,常被用作觀賞植物或裝飾性植物。關于“旱金蓮的根部長根瘤”的說法并不準確,下面將對此進行詳細的解釋。
旱金蓮與根瘤的關系
-
根瘤的定義:根瘤是指在某些植物根部形成的結(jié)節(jié)狀結(jié)構(gòu),這些結(jié)構(gòu)是由植物與特定細菌(主要是固氮菌)之間的共生關系引起的。固氮菌能夠?qū)⒋髿庵械牡獨廪D(zhuǎn)化為植物可吸收的形式,從而促進植物生長。
-
旱金蓮的特性:旱金蓮屬于毛茛科(Tropaeolaceae),并非豆科植物。豆科植物是已知最能形成根瘤的植物種類之一,因為它們能與根瘤菌建立共生關系。而旱金蓮并不具備這種能力,其根系中沒有觀察到與固氮菌共生的現(xiàn)象,因此也不會形成根瘤。
-
旱金蓮的根系特點:旱金蓮的根系相對較為簡單,主要由主根和側(cè)根組成。它的根系主要用于固定植株以及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營養(yǎng)物質(zhì)。雖然旱金蓮對土壤的要求不高,但為了促進其健康生長,建議種植在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中。
-
誤傳原因分析:可能是因為旱金蓮與其他一些能夠形成根瘤的植物混為一談,或者是在描述時出現(xiàn)了誤解。豆科植物如大豆、豌豆等確實會在根部形成根瘤,這是因為它們與固氮菌之間存在著特殊的共生關系。
結(jié)論
“旱金蓮的根部長根瘤”這一說法是不正確的。旱金蓮不具備與固氮菌共生的能力,因此不會在其根部形成根瘤。了解這一點有助于我們更準確地認識旱金蓮及其生長習性,避免在園藝實踐中產(chǎn)生不必要的混淆。
品名:旱金蓮種子
高度:30~50cm
特點:好種好養(yǎng),花量大,抗性好。
種植量:1~1.5kg/畝
種植期:春夏/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guī)格:種子/杯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