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金蓮(Tropaeolum majus),又名金蓮花、印度卷耳草,是一種原產于南美洲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常被用作觀賞植物。它具有鮮艷的花朵和獨特的葉子,生長迅速,易于栽培。對于旱金蓮來說,正確的移盆時間對其健康生長至關重要。1. 發(fā)芽后的生長階段種子萌發(fā):旱金蓮種
旱金蓮(Tropaeolum majus),又名金蓮花、印度卷耳草,是一種原產于南美洲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常被用作觀賞植物。它具有鮮艷的花朵和獨特的葉子,生長迅速,易于栽培。對于旱金蓮來說,正確的移盆時間對其健康生長至關重要。
1. 發(fā)芽后的生長階段
- 種子萌發(fā):旱金蓮種子在適宜條件下(如溫度20-25°C,保持土壤濕潤)通常3-7天內開始萌發(fā)。
- 幼苗期:從種子萌發(fā)到長出對真葉,大約需要2周左右的時間。幼苗還比較脆弱,不適合立即進行移盆操作。
- 適移盆期:當旱金蓮幼苗長出2-3對真葉時,即大約在播種后3-4周,這時根系已初步形成,莖稈也較為健壯,是的移盆時期。
2. 移盆前的準備
- 選擇合適的盆器:根據(jù)旱金蓮的生長習性,選擇排水良好、大小適中的花盆。
- 準備土壤:使用富含有機質、疏松透氣的土壤,可以自行配制或購買市售的多肉植物土。
- 檢查幼苗:確保幼苗沒有病蟲害,選擇健壯無損的植株進行移栽。
3. 移盆方法
- 輕柔操作:將幼苗連同土團一起輕輕取出,盡量減少對根部的損傷。
- 適當修剪:如果發(fā)現(xiàn)有枯黃或過長的根系,可以用干凈的剪刀適當修剪,促進新根生長。
- 定植:在新的花盆中放入一層薄土,然后將幼苗植入,再覆蓋上土壤,輕輕壓實。
- 澆水:移盆后首次澆水要澆透,但避免積水。之后保持土壤微濕即可。
4. 移盆后的管理
- 光照:移盆初期應避免強烈直射陽光,可放置于散射光充足的地方,待植株適應新環(huán)境后再逐漸增加光照。
- 溫度:保持環(huán)境溫度在15-25°C之間,避免溫差過大。
- 施肥:移盆后約兩周,可根據(jù)生長情況施加適量的液體肥料,促進生長。
通過上述步驟,可以有效地完成旱金蓮的移盆工作,為其提供一個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促進其健康快速地成長。
品名:旱金蓮種子
高度:30~50cm
特點:好種好養(yǎng),花量大,抗性好。
種植量:1~1.5kg/畝
種植期:春夏/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guī)格:種子/杯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