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金蓮(學(xué)名:Tropaeolum majus),又稱為金蓮花、金盞花等,是一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原產(chǎn)于南美洲,現(xiàn)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它不僅具有觀賞價值,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旱金蓮的繁殖方法有多種,包括種子繁殖和扦插繁殖。其中,扦插繁殖因其操作簡便、成活率高而被廣泛采用。扦插時
旱金蓮(學(xué)名:Tropaeolum majus),又稱為金蓮花、金盞花等,是一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原產(chǎn)于南美洲,現(xiàn)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它不僅具有觀賞價值,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旱金蓮的繁殖方法有多種,包括種子繁殖和扦插繁殖。扦插繁殖因其操作簡便、成活率高而被廣泛采用。
扦插時間
旱金蓮的扦插時間選擇對提高成活率至關(guān)重要。春季和秋季是旱金蓮扦插的時期,具體可以分為:
- 春季:3月至5月之間。此時氣溫逐漸回暖,有利于插條生根發(fā)芽。
- 秋季:9月至10月。此時天氣開始轉(zhuǎn)涼,但土壤溫度仍然較高,有利于促進根系生長。
避免在夏季高溫或冬季嚴(yán)寒時進行扦插,因為極端的氣候條件不利于插條的生根和生長。
扦插方法
- 選擇健康母株: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旱金蓮植株作為母株。
- 剪取插條:從母株上選取半木質(zhì)化的枝條作為插條,長度約為10-15厘米,保留頂部2-3片葉子,其余葉片可適當(dāng)修剪以減少水分蒸發(fā)。
- 處理插條:將插條下端剪成斜口,可以蘸取適量的生根粉,以促進生根。
- 準(zhǔn)備基質(zhì):使用疏松透氣、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土或珍珠巖作為扦插基質(zhì)。
- 扦插入土:將處理好的插條插入基質(zhì)中,深度約為插條長度的1/3至1/2,輕輕壓實周圍土壤。
- 管理養(yǎng)護:
- 保持基質(zhì)濕潤,但不要積水。
- 放置在散射光下,避免直射陽光。
- 溫度控制在20℃-25℃之間為宜。
- 約2-3周后,插條即可生根,待新葉長出后可逐步移至正常光照條件下。
注意事項
- 在扦插前,確保工具清潔消毒,避免病菌感染。
- 扦插過程中,注意觀察插條的生長情況,及時去除枯萎或病變的部分。
- 成功生根后的旱金蓮幼苗,初期生長較為緩慢,需耐心等待其逐漸壯大。
通過上述方法,在適宜的時間進行扦插,并給予適當(dāng)?shù)墓芾砗妥o理,可以大大提高旱金蓮扦插的成功率。
品名:旱金蓮種子
高度:30~50cm
特點:好種好養(yǎng),花量大,抗性好。
種植量:1~1.5kg/畝
種植期:春夏/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yīng)規(guī)格:種子/杯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