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金蓮(Tropaeolum majus),也被稱為金蓮花或印度卷耳草,是一種原產(chǎn)于南美洲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但通常作為一年生植物栽培。它以其鮮艷的花朵和心形的葉子而聞名,是觀賞價值很高的植物之一。旱金蓮的花色多樣,包括黃色、橙色、紅色等,形態(tài)美觀,常用于園藝裝飾。
雄蕊
旱金蓮的雄蕊是花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負責產(chǎn)生花粉。在旱金蓮中,雄蕊的數(shù)量通常為8個,分為兩輪排列:外輪4個,內(nèi)輪4個。每個雄蕊由細長的花絲和頂端的花藥組成?;ㄋ幨切廴锏纳巢糠?,內(nèi)部含有許多花粉粒。當花粉成熟時,花藥會裂開,釋放出花粉,以便進行授粉過程。
雌蕊
旱金蓮的雌蕊位于花的中心位置,由柱頭、花柱和子房三部分組成。柱頭是接受花粉的部分,通常呈扁平或分叉狀,有利于捕捉風中的花粉或昆蟲帶來的花粉?;ㄖB接柱頭與子房,是一條細長的結構,有助于將花粉從柱頭傳遞到子房。子房是雌蕊的基部,內(nèi)部包含著胚珠,是未來種子發(fā)育的地方。當花粉成功到達子房并與胚珠結合后,便開始了受精過程,最終形成種子。
授粉方式
旱金蓮主要依賴昆蟲授粉,尤其是蜜蜂。其鮮艷的顏色和芳香的氣味能吸引昆蟲前來采蜜,同時幫助傳播花粉。一些品種的旱金蓮也能通過自體授粉完成繁殖,但這不是其主要的繁殖方式。
生態(tài)學意義
旱金蓮不僅具有觀賞價值,還對生態(tài)系統(tǒng)有著積極的影響。它們能夠吸引多種有益昆蟲,如蜜蜂和蝴蝶,對于促進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作用。旱金蓮還被用作藥用植物,在傳統(tǒng)醫(yī)學中用于治療感冒、咳嗽等癥狀。
旱金蓮的雄蕊和雌蕊結構精巧,不僅支持了植物自身的繁殖,也為自然界的生態(tài)平衡作出了貢獻。
品名:旱金蓮種子
高度:30~50cm
特點:好種好養(yǎng),花量大,抗性好。
種植量:1~1.5kg/畝
種植期:春夏/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guī)格:種子/杯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