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金蓮(學(xué)名:Tropaeolum majus),又名金蓮花、旱蓮花、西洋旱金蓮等,是旱金蓮科旱金蓮屬的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chǎn)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區(qū)域,現(xiàn)已被廣泛引種至世界各地,作為觀賞植物和藥用植物而受到人們的喜愛。形態(tài)特征莖:旱金蓮的莖細長柔
旱金蓮(學(xué)名:Tropaeolum majus),又名金蓮花、旱蓮花、西洋旱金蓮等,是旱金蓮科旱金蓮屬的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chǎn)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區(qū)域,現(xiàn)已被廣泛引種至世界各地,作為觀賞植物和藥用植物而受到人們的喜愛。
形態(tài)特征
- 莖:旱金蓮的莖細長柔軟,呈攀援狀生長,能夠達到1-3米長。
- 葉:葉子呈盾形或圓形,邊緣有鋸齒,顏色鮮綠,直徑約5-15厘米。
- 花:花朵鮮艷美麗,單生于葉腋間,花瓣5片,形狀似小碗或碟子,色彩多樣,常見的有黃色、橙色、紅色等。
- 果實與種子:果實為蒴果,成熟后會裂開,釋放出數(shù)顆黑色或棕色的小種子。
生長習(xí)性
旱金蓮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半陰,不耐寒,適宜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長。它對土壤酸堿度要求不高,但以微酸性至中性土壤為佳。在充足的陽光下,旱金蓮可以生長得更加茂盛,開花也更為繁密。
繁殖方法
- 播種繁殖:春季為播種時期,可直接將種子撒播于露地苗床或盆土中,覆蓋薄土,保持濕潤,溫度控制在20℃左右,大約7-14天即可發(fā)芽。待幼苗長至3-4片真葉時進行移栽定植。
- 扦插繁殖:選擇健康無病蟲害的枝條,剪取10-15厘米長的插穗,去除下部葉片,插入沙質(zhì)土壤中,保持適當濕度,約3周后可生根成活。
用途
- 觀賞價值:因其美麗的花朵和獨特的形態(tài),旱金蓮常被用于園林綠化、陽臺裝飾及花壇布置等。
- 藥用價值:全草入藥,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療咽喉腫痛、瘡癤腫毒等癥狀。
- 食用價值:嫩葉和花可作為蔬菜食用,味道略帶辛辣,富含維生素C,可涼拌、炒食或做湯。
注意事項
雖然旱金蓮具有較高的觀賞和實用價值,但在種植過程中也需要注意防止病蟲害的發(fā)生,如蚜蟲、白粉病等。由于其生長迅速,容易侵占其他植物的空間,因此需要定期修剪以控制其生長范圍。
通過以上介紹,相信您對旱金蓮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如果您有任何關(guān)于旱金蓮的具體問題或需要更多建議,歡迎隨時提問!
品名:旱金蓮種子
高度:30~50cm
特點:好種好養(yǎng),花量大,抗性好。
種植量:1~1.5kg/畝
種植期:春夏/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yīng)規(guī)格:種子/杯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