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西鼠尾草(Salvia przewalskii)的植物鑒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外觀特征植株高度:甘西鼠尾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通常高30-80厘米。莖:直立或斜升,四棱形,被有短柔毛,分枝較少。葉:葉片卵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2-
甘西鼠尾草(Salvia przewalskii)的植物鑒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外觀特征
- 植株高度:甘西鼠尾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通常高30-80厘米。
- 莖:直立或斜升,四棱形,被有短柔毛,分枝較少。
- 葉:葉片卵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2-7厘米,寬1-3厘米,邊緣具鋸齒,葉面綠色,背面淡綠色,兩面均被有短柔毛。
- 花:花序為頂生總狀花序,花梗長2-4毫米,花萼鐘形,長5-7毫米,紫色或紫紅色,花冠藍紫色,長1.5-2厘米,上唇直立,下唇3裂。
-
生長環(huán)境
- 甘西鼠尾草主要分布在中國西北地區(qū),如甘肅、青海、陜西等地,常見于海拔2000-3500米的山坡、草地和林緣。
- 喜陽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土壤,耐旱、耐寒。
-
根部特征
- 根系發(fā)達,主根粗壯,呈圓柱形,直徑可達1厘米,表面黃褐色,內(nèi)部白色,質(zhì)地較硬。
- 根部具有濃郁的香氣,是鑒別甘西鼠尾草的重要特征之一。
-
氣味與味道
- 氣味:全株具有特殊的芳香氣味,尤其是在揉搓葉片時更為明顯。
- 味道:味微苦,略帶辛涼感。
-
顯微特征
- 葉片橫切面:表皮細胞排列緊密,氣孔器下陷,柵欄組織和海綿組織分化明顯,葉脈維管束外韌型。
- 莖橫切面:表皮細胞1層,皮層較厚,髓部寬廣,細胞間隙大,維管束外韌型,排列成環(huán)狀。
-
化學(xué)成分
- 甘西鼠尾草含有多種活性成分,如揮發(fā)油、黃酮類化合物、酚酸類化合物等。
- 揮發(fā)油中主要含有芳樟醇、檸檬烯、蒎烯等,這些成分賦予了其特有的香氣。
-
藥用價值
- 甘西鼠尾草在傳統(tǒng)中醫(yī)中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主要用于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
- 現(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其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多種生物活性。
通過以上多個方面的綜合鑒別,可以較為準確地識別甘西鼠尾草。在實際應(yīng)用中,可以根據(jù)具體需求選擇不同的鑒別方法,以確保準確性。
品名:鼠尾草種子
高度:50~100cm
特點:花量大,顏色艷麗,花期長,適應(yīng)性好。
種植量:1~1.5kg/畝,//結(jié)合實際情況
種植期:春夏/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yīng)規(guī)格:全新種子/盆栽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