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草(Zinnia elegans)的種子通常為細長形,長度大約在5-8毫米之間,寬度約為1-2毫米。這些種子具有一定的硬度,顏色從淺棕色到深褐色不等,表面略顯粗糙,有時可見細微的縱向紋理。這種形態(tài)有利于其自然條件下的傳播與萌發(fā)。種子結構種皮:百日草種
百日草(Zinnia elegans)的種子通常為細長形,長度大約在5-8毫米之間,寬度約為1-2毫米。這些種子具有一定的硬度,顏色從淺棕色到深褐色不等,表面略顯粗糙,有時可見細微的縱向紋理。這種形態(tài)有利于其自然條件下的傳播與萌發(fā)。
種子結構
- 種皮:百日草種子的外層稱為種皮,它對內部胚和胚乳起到保護作用,防止水分過快蒸發(fā)或外界有害物質侵入。
- 胚:位于種子內部,是未來植物體的雛形,包含根、莖和葉的原始部分。
- 胚乳:為胚提供營養(yǎng)物質,幫助幼苗初期生長發(fā)育。
形態(tài)特征
- 形狀:整體呈細長條狀,兩端稍尖,中間部分略寬。
- 顏色:主要為棕色系,具體色調因品種而異,有的接近淺棕,有的則偏深褐。
- 質地:手感較為堅硬,表面觸感略顯粗糙。
生理特性
- 休眠期:新收獲的百日草種子可能處于生理休眠狀態(tài),需要經過一定時間的后熟過程才能達到播種效果。
- 萌發(fā)條件:適宜的溫度范圍為20-30℃,土壤濕度保持適中,光照充足可以促進種子快速萌發(fā)。
- 壽命:在干燥通風良好的條件下,百日草種子可保存2-3年仍具有較高的發(fā)芽率。
應用價值
- 園藝觀賞:因其色彩鮮艷、花型多樣,常被用于園林綠化、花壇布置等。
- 生態(tài)修復:作為一年生草本植物,能夠迅速覆蓋地表,減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
- 科研教學:在植物學、遺傳學等領域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可用于教學實驗材料。
百日草種子不僅擁有獨特的形態(tài)特征,而且具備較高的應用價值,在園藝、生態(tài)以及科學研究等多個領域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
名稱: 百日草種子
-
科屬: 菊科菊屬
-
用途: 觀賞
-
播種方式: 撒播
-
播種季節(jié): 春秋
-
播種量:2~3g/㎡
-
生長適溫:15-30℃
-
株高: 30-100厘米
-
花期: 5-10月
-
花色:紅色、粉色、黃色、玫紅、紫色/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