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麥草養(yǎng)護技術要點如下:一、適時澆水水是黑麥草生長的重要因素。在播種后的出苗期,需要保持土壤濕潤,但不能積水,否則會導致種子腐爛。一般每天早晚各澆一次水,每次水量不宜過多。成坪后,根據季節(jié)和降雨情況調整澆水頻
黑麥草養(yǎng)護技術要點如下:
一、適時澆水 水是黑麥草生長的重要因素。在播種后的出苗期,需要保持土壤濕潤,但不能積水,否則會導致種子腐爛。一般每天早晚各澆一次水,每次水量不宜過多。成坪后,根據季節(jié)和降雨情況調整澆水頻率,在干旱季節(jié)每周至少澆水2 - 3次,確保根系周圍有足夠的水分供應。
二、合理施肥
- 黑麥草對氮肥需求較大。在生長初期(約播種后15 - 20天),可以施用少量的速效氮肥,如尿素,每畝用量為5 - 8千克,以促進幼苗快速生長。
- 在生長旺季(4 - 9月),每隔30 - 45天追施一次復合肥,復合肥中氮、磷、鉀的比例應為5:3:2,每畝用量為15 - 20千克,使草坪顏色翠綠,莖葉生長健壯。
- 秋季(9 - 10月)可適當減少氮肥用量,增加磷鉀肥的施用量,有助于提高黑麥草的抗寒能力,每畝可施用磷酸二氫鉀3 - 5千克。
三、修剪與梳草
- 當黑麥草高度達到6 - 8厘米時開始修剪,修剪高度控制在3 - 5厘米左右,遵循“三分之一”原則,即每次修剪量不超過草高的三分之一,避免過度修剪造成草坪損傷。
- 梳草是為了去除枯草層,每年春秋兩季使用梳草機進行梳草作業(yè),能夠改善土壤通氣性,有利于新根生長,同時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幾率。
四、病蟲害防治
- 病害方面,黑麥草容易感染銹病、白粉病等真菌性病害。預防措施包括選用抗病品種、合理密植、加強通風透光等;一旦發(fā)病,應及時清除病株殘體,并噴灑殺菌劑,如多菌靈、甲基托布津等,按照說明書上的濃度配比進行噴霧處理,每隔7 - 10天噴一次,連續(xù)噴2 - 3次。
- 蟲害主要有螻蛄、蠐螬等地下害蟲以及蚜蟲等地上害蟲。對于地下害蟲,可在播種前結合整地撒施辛硫磷顆粒劑,每畝用量為2 - 3千克;對于地上害蟲,發(fā)現時可用吡蟲啉等殺蟲劑進行噴霧防治,注意輪換用藥,防止害蟲產生抗藥性。
五、雜草防除
- 物理防除方法是在黑麥草生長前期人工拔除大型雜草,對于小面積的草坪較為適用;化學防除則要根據雜草種類選擇合適的除草劑,如以闊葉雜草為主的草坪可選用2,4 - D丁酯等激素類除草劑,按照產品說明稀釋后均勻噴灑在草坪上,注意不要噴到周邊其他植物上,以免造成藥害。在噴灑除草劑前后一周內避免修剪草坪,以保證除草效果。
品名:黑麥草種子
自然高度:40~90cm
修剪高度:4~6cm
特點:耐寒性強,生長快,適應性好。
種植期:春秋冬/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順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guī)格:全新種子/草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