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紫礬根(學名: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又名紫草、紫丹參等,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地區(qū),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
選地與整地:浙江紫礬根喜歡溫暖濕潤、光照充足的環(huán)境,對土壤的要求不嚴格,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為佳。選擇好地塊后,需深翻土地,清除雜草殘根,施入適量的有機肥料作為基肥,然后耙平地面。
-
繁殖方法:紫礬根可以通過種子繁殖或分株繁殖。種子繁殖一般在春季進行,將種子均勻撒播于苗床上,覆土厚度約為0.5-1厘米,保持土壤濕潤,約2周左右可發(fā)芽;分株繁殖則多在秋季或早春植株未萌動時進行,選取健壯無病蟲害的母株,將其根部分割成若干小叢,每叢帶2-3個芽眼,直接定植于大田中。
-
種植密度:根據(jù)土壤肥力和管理水平確定合理的種植密度,通常行距40-50厘米,株距20-30厘米,每畝種植約8000-10000株。
-
田間管理
- 澆水:生長期內應保持土壤適度濕潤,特別是在干旱季節(jié)要定期澆水,但避免積水。
- 施肥:除了施足基肥外,在生長旺盛期可追施1-2次速效氮肥,促進植株健康成長。
- 除草:及時清除田間雜草,減少養(yǎng)分競爭,保持田間通風透光。
- 修剪:適時修剪過密枝葉,促進空氣流通,減少病蟲害發(fā)生。
-
病蟲害防治:紫礬根的主要病害有根腐病、葉斑病等,可通過輪作、合理灌溉、清除病殘體等措施預防;常見蟲害包括蚜蟲、紅蜘蛛等,可采用生物農(nóng)藥或化學農(nóng)藥進行有效控制。
-
采收與加工:種植2-3年后,秋季地上部分枯萎時即可收獲。先將地上部分割去,再小心挖出地下根莖,抖凈泥土,剪去須根,曬干或烘干即得成品。注意采收過程中不要損傷根部,以免影響藥材品質。
通過上述步驟,可以有效地種植并管理好浙江紫礬根,確保其健康生長及良好產(chǎn)量。
品名:礬根
高度:20~40cm
特點:耐寒性強,四季常綠,適應性好。
種植期:四季/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順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guī)格:120#150#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