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濕地植物主要包括以下種類:
1. 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它是青藏高原上最常見的植物之一,屬于莎草科嵩草屬。高山嵩草具有強大的根系,能夠有效地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是高原濕地植被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維持高原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
紫花針茅(Stipa purpurea):這種植物是禾本科針茅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葉片細長而堅硬,呈針狀,顏色為灰綠色,其花序為圓錐花序,小穗密集,穎果細長。紫花針茅在高寒地區(qū)生長良好,它適應(yīng)性強,耐寒、耐旱,常成片生長,是優(yōu)良的牧草,對保持水土、涵養(yǎng)水源有著重要意義。
-
柔毛雪靈芝(Gymnadenia nitidula):柔毛雪靈芝為蘭科雪靈芝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矮小,高約5 - 10厘米,莖直立,基部具數(shù)枚筒狀鞘,葉片呈橢圓形或卵形,質(zhì)地厚實,表面有絨毛,花朵小巧玲瓏,花瓣淡紫色或白色,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它多生長于海拔3500 - 5000米的高山草甸、流石灘和沼澤邊緣,對研究高原植物進化以及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保護等方面有著重要的意義。
-
川西驢蹄草(Caltha scaposa):川西驢蹄草為毛茛科驢蹄草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葉子呈心形或腎形,葉緣波狀,花單生于無葉的花葶頂端,花瓣黃色,形狀像小杯子,十分可愛。它生長在海拔2700 - 4800米的高山草甸、濕地和溪邊,對于維持高原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平衡也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
西藏點地梅(Androsace tapete):西藏點地梅為報春花科點地梅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低矮,高僅2 - 5厘米,莖極短,幾乎不明顯,形成緊密的墊狀體,葉片肉質(zhì),呈倒卵形或匙形,全緣,聚傘花序,花梗纖細,花冠白色或粉紅色,直徑約5 - 8毫米。它主要分布于海拔3600 - 5200米的高山流石灘、礫石坡和冰磧地上,是高原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獨特的植物類群。
-
多刺綠絨蒿(Meconopsis horridula):多刺綠絨蒿為罌粟科綠絨蒿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度可達1 - 1.5米,莖直立,被剛毛,葉片大而呈羽狀深裂,裂片狹長且邊緣具尖齒,花朵碩大艷麗,花瓣通常為藍色或藍紫色,也有白色變種,花徑可達15 - 20厘米,極為壯觀。它生長在海拔3500 - 5500米的高山草地、灌叢邊緣和碎石山坡,不僅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而且是著名的觀賞花卉。
-
高山棘豆(Oxytropis glacialis):高山棘豆為豆科棘豆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莖鋪散,多分枝,被白色伏生柔毛,三出復(fù)葉,托葉膜質(zhì),與葉柄離生,小葉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兩面被貼伏柔毛;總狀花序腋生,苞片狹披針形,萼鐘狀,旗瓣近圓形,翼瓣較龍骨瓣稍長,莢果斜卵形,密被黑色硬毛。它生長在海拔3900 - 5000米的高山草甸、流石灘和砂質(zhì)地帶,是高原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重要成員。
-
小花鬼箭錦雞兒(Caragana microphylla):小花鬼箭錦雞兒為豆科錦雞兒屬的落葉灌木。樹皮灰褐色,老時縱裂,枝條開展,幼枝密被白色短柔毛,后漸脫落,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小葉倒卵形或橢圓形,先端鈍圓或微凹,具短尖頭,基部寬楔形,上面無毛,下面被白色伏生短柔毛;花單生或2 - 3朵簇生葉腋,蝶形花冠黃色,旗瓣倒卵形,翼瓣較龍骨瓣短,莢果圓柱形,無毛。它生長在海拔2500 - 4500米的干旱河谷、沙地、礫石坡和高山草甸,具有很強的抗逆性,是防風(fēng)固沙和改良土壤的良好樹種。
以上這些植物只是高原濕地植物的一部分,它們在各自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中都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共同構(gòu)成了豐富多彩的高原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
推薦一些常用的類目,點擊進入專題,草坪用草籽,牧草用草籽,花卉用草籽。
下面推薦一些常用的品種:
1.黑麥草種子
2.高羊茅種子
3.早熟禾種子
牧草類
1.黑麥草
2.紫花苜蓿
3.甜高粱
4.三葉草
草花類
1.太陽花
2.矢車菊
3.波斯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