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種子種出來的苗需要經歷一系列的生長階段,并且在培育過程中需要注意諸多事項以確保其健康成長。
玫瑰種子萌發(fā)后長出的幼苗比較脆弱,它最初是從土壤中獲取水分和少量養(yǎng)分開始自己的生命之旅。剛破土而出的玫瑰幼苗,兩片子葉展開,子葉是儲存營養(yǎng)物質的結構,在真葉長出之前為幼苗提供必要的能量支持。
對于玫瑰幼苗來說,光照是極為關鍵的因素。充足的光照能夠促進光合作用,使幼苗合成更多的有機物來構建自身結構。如果光照不足,幼苗可能會徒長,表現(xiàn)為莖細長、節(jié)間距離大、葉片顏色淺等現(xiàn)象,這不利于它的茁壯成長。要將幼苗放置在陽光充足的地方,如果是室內培育,則可能需要配備適當?shù)难a光設備。
澆水也是影響玫瑰幼苗生長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過多的水分會導致土壤缺氧,抑制根系呼吸,容易引發(fā)爛根;而過少的水分又會使幼苗缺水萎蔫。澆水應遵循“見干見濕”的原則,即等到土壤表面干燥時再進行適量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但不積水的狀態(tài)。并且要注意澆水的方式,避免直接沖刷幼苗,沿著盆邊緩慢澆入。
施肥同樣不可忽視。幼苗期對肥料的需求相對較少,但是為了保證其正常生長發(fā)育,可以施加一些稀薄的液肥,如腐熟的餅肥水或者專用的花卉幼苗肥,按照說明書的比例進行稀釋后再使用。隨著幼苗逐漸長大,對肥料的需求也會增加,此時可以適當提高施肥濃度和頻率。
溫度對玫瑰幼苗的影響也很大。大多數(shù)玫瑰品種適宜在15 - 25攝氏度的環(huán)境中生長,過高或過低的溫度都會對其造成不良影響。低溫可能導致幼苗生長緩慢甚至停止生長,高溫則容易引起水分蒸發(fā)過快,造成幼苗失水。所以在冬季寒冷地區(qū)要做好保暖措施,夏季炎熱時也要注意遮陽降溫。
病蟲害防治也不容小覷。由于幼苗自身的抵抗能力較弱,很容易受到病菌和害蟲的侵襲。常見的病害有白粉病、黑斑病等,害蟲包括蚜蟲、紅蜘蛛等。預防為主,可以通過改善通風條件、合理密植等方式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幾率,一旦發(fā)現(xiàn)病蟲害要及時采取物理方法(如人工捕捉害蟲)或化學藥劑(按照規(guī)定劑量使用農藥)進行治理,防止病情蔓延擴大。
品名:玫瑰花
高度:50~150cm
特點:耐寒性強,花量大,適應性好。
種植期:春秋冬/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順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guī)格:全新種子/容器苗/裸根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