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芩的基本特性如下:
黃芩為唇形科黃芩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它主要生長在北半球的溫帶地區(qū),在我國則廣泛分布于東北、華北、西北及華東等地。它多生長于海拔500-2300米的山坡草地、路邊、林緣或疏林下,喜歡溫暖干燥、陽光充足的環(huán)境,耐寒性較強(qiáng)。
黃芩的根莖粗壯,呈倒圓錐形或不規(guī)則塊狀。根莖上著生有細(xì)長而直立的莖干,莖四棱形,基部木質(zhì)化,表面呈紫色或棕褐色。葉片對生,為卵圓形或橢圓形,先端漸尖,邊緣具有淺鋸齒,葉面綠色且光滑無毛,背面顏色稍淡并帶有腺點,葉柄較短。
黃芩的花單生于葉腋,總狀花序頂生,花冠二唇形,上唇盔狀,下唇3裂,通常為藍(lán)紫色、紫紅色或白色,花萼鐘狀,宿存,花期一般在每年的7-9月。果實為4枚小堅果,近球形,成熟時黑褐色,果期在8-10月。
黃芩味苦,性寒,歸肺、膽、脾、胃、大腸、小腸經(jīng),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黃芩含有黃酮類(如黃芩苷、黃芩素)、揮發(fā)油類、甾醇類等多種化學(xué)成分,這些物質(zhì)共同賦予了黃芩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病毒、保肝利膽等廣泛的藥理活性。
品名:黃芩種子
高度:40~80cm
特點:生長快,適應(yīng)性好。
種植期:春夏/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順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yīng)規(guī)格:全新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