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根是一種與黃芩根相似的草本植物根部。它在中醫(yī)中應用廣泛,但兩者有著不同的特性和用途。
黃連根主要來源于毛茛科植物黃連(Coptis chinensis)干燥的根莖。其性味苦寒,歸心、脾、胃、肝、膽、大腸經(jīng),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而黃芩根則來源于唇形科植物黃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性味苦寒,歸肺、膽、脾、胃、大腸經(jīng),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
黃連根的外觀為不規(guī)則的類圓形或扭曲的團塊狀,直徑0.5~3cm。表面灰黃色至棕褐色,粗糙,有不規(guī)則結節(jié)狀隆起、須根及須根殘基,有的節(jié)間表面平滑如莖桿,習稱“過橋”。質堅硬,斷面金黃色,纖維性。氣微,味極苦。黃芩根呈圓錐形,長10~27cm,直徑0.5~2cm。表面棕黃色或深黃色,上部較粗糙,有扭曲的縱皺或不規(guī)則網(wǎng)紋,下部有順紋和細小的支根痕;老根下部常有瘤狀突起。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黃色,中間紅棕色,老根中心枯朽狀或中空,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氣微,味苦。
黃連根用于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癥;外治濕疹、濕瘡、耳道流膿。黃芩根用于治療溫熱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熱咳嗽、濕熱黃膽、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動不安、高血壓、癰腫癤瘡等癥。
黃連根和黃芩根雖然都是草本植物的根部,在中藥中都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但它們屬于不同科屬的植物,藥用價值也有所不同。
品名:黃芩種子
高度:40~80cm
特點:生長快,適應性好。
種植期:春夏/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順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guī)格:全新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