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黃、黃芪和黃芩是三種不同的中藥材,雖然名稱中都含有“黃”字,但它們在來源、性味歸經(jīng)、功效主治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以下是它們的主要區(qū)別:一、來源不同三黃三黃并不是一種單獨(dú)的藥材,而是指大黃、黃連、黃柏這三種中藥的合稱。大黃來源于蓼科植
三黃、黃芪和黃芩是三種不同的中藥材,雖然名稱中都含有“黃”字,但它們在來源、性味歸經(jīng)、功效主治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以下是它們的主要區(qū)別:
一、來源不同
-
三黃
- 三黃并不是一種單獨(dú)的藥材,而是指大黃、黃連、黃柏這三種中藥的合稱。
- 大黃來源于蓼科植物掌葉大黃、唐古特大黃或藥用大黃的干燥根及根莖。
- 黃連為毛茛科植物黃連、三角葉黃連或云連的干燥根莖。
- 黃柏是蕓香科植物黃皮樹或黃檗的干燥樹皮。
- 三黃并不是一種單獨(dú)的藥材,而是指大黃、黃連、黃柏這三種中藥的合稱。
-
黃芪
- 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或膜莢黃芪的干燥根。
-
黃芩
- 是唇形科植物黃芩的干燥根。
二、性味歸經(jīng)有別
- 三黃
- 大黃:苦,寒。歸脾、胃、大腸、肝、心包經(jīng)。其苦寒之性較為強(qiáng)烈,具有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等作用。
- 黃連:苦,寒。歸心、脾、胃、肝、膽、大腸經(jīng)。以清熱燥濕、瀉火解毒見長。
- 黃柏:苦,寒。歸腎、膀胱、大腸經(jīng)。能清熱燥濕、瀉火除蒸、解毒療瘡。
- 黃芪:甘,微溫。歸肺、脾經(jīng)。性質(zhì)相對溫和,主要起到補(bǔ)氣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托毒生肌等功效。
- 黃芩:苦,寒。歸肺、膽、脾、胃、大腸、小腸經(jīng)。善于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
三、功效主治差異明顯
- 三黃
- 大黃主要用于實(shí)熱便秘、熱結(jié)旁流、濕熱痢疾、癰腫疔瘡、燒燙傷等病癥。例如在治療實(shí)熱便秘時(shí),其瀉下作用可以通便泄熱;對于燒燙傷,外用可清熱解毒斂瘡。
- 黃連常用于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消渴、癰腫癤瘡、目赤牙痛等。像治療濕熱引起的腹瀉,它能清熱燥濕止瀉。
- 黃柏可用于濕熱瀉痢、黃疸、帶下、熱淋、腳氣、骨蒸勞熱、盜汗遺精、瘡瘍腫毒、濕疹瘙癢等。如治療下焦?jié)駸釋?dǎo)致的帶下病,其清熱燥濕的功效能夠改善癥狀。
- 黃芪
- 對于脾氣虛證(如食欲不振、少氣懶言、神疲乏力等)、肺氣虛證(如易感冒、自汗出等)、氣虛水腫、氣血虧虛所致的瘡瘍內(nèi)陷難潰難腐、難斂等有很好的療效。例如在治療氣虛水腫時(shí),它能補(bǔ)氣行水消腫。
- 黃芩
- 常用于肺熱咳嗽、少陽寒熱往來、濕溫初起或暑濕、濕溫發(fā)熱胸悶、黃疸尿赤、血熱吐衄、癰腫瘡毒、胎動(dòng)不安等病癥。比如在治療肺熱咳嗽時(shí),可清肺熱而止咳。
品名:黃芩種子
高度:40~80cm
特點(diǎn):生長快,適應(yīng)性好。
種植期:春夏/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順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yīng)規(guī)格:全新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