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黃芩和大黃是三種重要的中藥材,它們在中醫(yī)臨床應(yīng)用中具有重要地位。以下是對這三味藥材的詳細介紹:
1. 黃連:黃連為毛茛科植物黃連(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葉黃連(Coptis deltoidea C.Y.Cheng et Hsiao)或云連(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莖。其性味苦寒,歸心、脾、胃、肝、膽、大腸經(jīng)。主要功效為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用于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癥。
2. 黃芩:黃芩是唇形科植物黃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其性味苦寒,歸肺、膽、脾、胃、大腸、小腸經(jīng)。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主治濕溫、暑濕胸悶嘔惡、濕熱痞滿、瀉痢、黃疸、肺熱咳嗽、高熱煩渴、血熱吐衄、癰腫瘡毒、胎動不安等癥。
3. 大黃:大黃為蓼科植物掌葉大黃(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黃(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f.)或藥用大黃(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莖。其性味苦寒,歸脾、胃、大腸、肝、心包經(jīng)。功能主治包括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涼血解毒、逐瘀通經(jīng)??捎糜谥委煼e滯便秘、血熱吐衄、目赤咽腫、熱毒瘡瘍、燒燙傷、瘀血諸證、閉經(jīng)、產(chǎn)后瘀阻、跌打損傷、濕熱痢疾、黃疸尿赤、淋證、水腫腹水等。
這三味藥材均以苦寒為主,但各自側(cè)重不同。黃連偏重于清心胃之火;黃芩擅長清肺熱并有良好的止血作用;而大黃則以其強大的瀉下通便效果著稱。在實際運用時,醫(yī)生會根據(jù)患者的具體病情來選擇合適的藥物進行配伍使用。由于這些藥材性質(zhì)寒涼,長期或過量服用可能會損傷脾胃陽氣,因此應(yīng)在專業(yè)醫(yī)師指導(dǎo)下合理使用。
品名:黃芩種子
高度:40~80cm
特點:生長快,適應(yīng)性好。
種植期:春夏/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順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yīng)規(guī)格:全新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