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黃芩、黃連、黃芪、當歸均為中藥材,在中醫(yī)方劑中具有重要意義。一、藥性與功效葛根性味:甘、辛,涼。歸脾、胃經(jīng)。功效:解肌退熱,生津止渴,升陽止瀉。對于外感發(fā)熱頭痛、項背強痛等癥有較好的治療作用。例如在治療外感風寒表證時,葛根可以促使肌表的邪氣從汗而解;其生津止渴的功效
葛根、黃芩、黃連、黃芪、當歸均為中藥材,在中醫(yī)方劑中具有重要意義。
一、藥性與功效
- 葛根
- 性味:甘、辛,涼。歸脾、胃經(jīng)。
- 功效:解肌退熱,生津止渴,升陽止瀉。對于外感發(fā)熱頭痛、項背強痛等癥有較好的治療作用。例如在治療外感風寒表證時,葛根可以促使肌表的邪氣從汗而解;其生津止渴的功效可用于消渴?。愃片F(xiàn)代醫(yī)學的糖尿?。?,能改善口干多飲的癥狀;升陽止瀉則適用于脾胃虛弱,清陽不升導致的泄瀉。
- 黃芩
- 性味:苦,寒。歸肺、膽、脾、胃、大腸、小腸經(jīng)。
- 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它能夠清除上焦肺熱,如用于治療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等;還能燥濕瀉火,對濕熱引起的黃疸、痢疾等病癥有效。黃芩還有良好的止血作用,可用于吐血、衄血等情況,并且有一定的安胎效果,可治療胎動不安等。
- 黃連
- 性味:苦,寒。歸心、脾、胃、肝、膽、大腸經(jīng)。
- 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黃連的清熱燥濕之力很強,是治療濕熱證的要藥,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等。其瀉火解毒的作用廣泛,可用于熱病煩躁、目赤、癰腫疔瘡、腸炎痢疾等多種火熱證候。而且黃連對多種細菌和病毒都有抑制作用,在現(xiàn)代藥理研究中也證實了這一點。
- 黃芪
- 性味:甘,微溫。歸脾、肺經(jīng)。
- 功效:補氣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生津養(yǎng)血,行滯通痹,托毒排膿,斂瘡生肌。它是補氣的重要藥物,對于脾氣虛證,如乏力、食少便溏等有很好的改善作用;能升陽舉陷,治療中氣下陷導致的臟器脫垂等;固表止汗可用于表虛自汗;利水消腫可用于氣虛水腫;生津養(yǎng)血可用于氣血兩虛證;行滯通痹可用于痹證日久正氣虧虛;托毒排膿、斂瘡生肌可用于瘡瘍潰后不斂等。
- 當歸
- 性味:甘、辛,溫。歸肝、心、脾經(jīng)。
- 功效:補血活血,調(diào)經(jīng)止痛,潤腸通便。當歸是補血的要藥,對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等血虛證有良好療效;活血又能用于血瘀證,如跌打損傷、癰疽瘡瘍等;調(diào)經(jīng)可用于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等婦科疾?。粷櫮c通便可用于血虛腸燥便秘。
二、配伍意義
- 在一些方劑中,葛根常與黃芩、黃連配伍使用。如葛根芩連湯,三者合用可以清熱解表,兼以止瀉。葛根解表退熱,黃芩、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對于協(xié)熱下利(即表證未解,里熱又盛,出現(xiàn)腹瀉的情況)效果顯著。這種配伍既能解除表邪,又能清除里熱,使表里同治。
- 黃芪與當歸配伍也是經(jīng)典的組合,如當歸補血湯。在這個方子中,黃芪用量較大,重在補氣,氣旺則能生血;當歸用量較小,主要起到補血活血的作用。二者相伍,氣血雙補,尤其適合于血虛而又氣虛的患者,對于因氣血不足而導致的面色蒼白、頭暈眼花、心悸失眠等癥狀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 黃芩與黃連雖然都能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但黃芩偏于上焦肺熱,黃連偏于中焦?jié)駸峒靶幕鹂菏?。所以當病情涉及到多個臟腑的熱證時,二者常常配合使用,增強清熱瀉火解毒的效果。
品名:黃芩種子
高度:40~80cm
特點:生長快,適應性好。
種植期:春夏/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順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guī)格:全新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