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黃芩、黃連和藿香都是傳統(tǒng)中藥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各自具有獨特的藥理作用,在中醫(yī)臨床上有廣泛的應(yīng)用。
葛根
葛根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其味甘、辛,性涼,歸脾、胃經(jīng)。主要功效是解肌退熱、生津止渴、透疹、升陽止瀉等。對于外感發(fā)熱、項背強痛、口渴多飲、麻疹不透、熱泄熱痢、暑濕吐瀉等癥狀有良好的治療效果?,F(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葛根含有多種黃酮類化合物,如大豆苷、大豆苷元等,這些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調(diào)節(jié)血脂等多種藥理活性。葛根還被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輔助治療,能夠擴張冠狀動脈血管,改善心肌供血,降低血壓等。
黃芩
黃芩是唇形科植物黃芩的干燥根。它味苦,性寒,歸肺、膽、脾、胃、大腸、小腸經(jīng)。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可用于治療濕溫、暑濕、胸悶嘔惡、濕熱痞滿、瀉痢、黃疸、肺熱咳嗽、高熱煩渴、血熱吐衄、癰腫瘡毒、胎動不安等病癥。黃芩中的主要有效成分為黃酮類物質(zhì),如黃芩素、黃芩苷等,這些成分對多種病原微生物有抑制作用,并且可以調(diào)節(jié)免疫功能,減輕炎癥反應(yīng),保護肝臟免受損傷。
黃連
黃連來源于毛茛科植物黃連、三角葉黃連或云連的干燥根莖。其味苦,性寒,歸心、肝、胃、大腸經(jīng)。黃連具備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常用來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療毒、梅毒、濕疹瘙癢等疾病。黃連含有的生物堿類成分,例如小檗堿,是其發(fā)揮藥效的關(guān)鍵物質(zhì),具有顯著的抗菌、抗病毒、抗炎、降血糖、調(diào)節(jié)免疫等作用。
藿香
藿香為唇形科植物廣藿香或藿香的干燥地上部分。藿香味辛,性微溫,歸脾、胃、肺經(jīng)。藿香能化濕、止嘔、發(fā)表解暑。適用于濕阻中焦、脘腹脹滿、嘔吐、泄瀉、暑濕感冒、鼻淵頭痛等情況。藿香中富含揮發(fā)油,其中以廣藿香醇為主要成分,這些化學成分有助于改善消化系統(tǒng)功能,緩解胃腸不適,同時對一些致病菌也有一定的抑制效果。藿香在夏季用于防暑降溫方面也十分常見,可制成藿香正氣水等制劑來預(yù)防和緩解中暑癥狀。
品名:藿香種子
高度:40~90cm
特點:生長快,花量大,適應(yīng)性好。
種植期:春季/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順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yīng)規(guī)格:全新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