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芩和半枝蓮同為常用中藥材,二者均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療熱病發(fā)熱、癰腫瘡毒等病癥。
黃芩屬于唇形科植物,干燥根入藥,主產(chǎn)于中國北方地區(qū)。其植株高度一般在20 - 100厘米左右,莖直立,四棱形,有淺槽。葉片呈卵形至橢圓形,先端漸尖或銳尖,基部圓形或?qū)捫ㄐ危吘壘叽执蟮难例X,兩面無毛或者僅在下面脈上疏生短柔毛?;ü谧?、紫紅至藍(lán)色,花萼二唇形,上唇3齒較短,下唇2齒較長。果實(shí)為4枚小堅果。黃芩味苦,性寒,歸肺、膽、脾、胃、大腸、小腸經(jīng)。除了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外,還能止血、安胎,用于濕溫、暑溫胸悶嘔惡,濕熱痞滿,瀉痢后重,咳嗽痰多,以及血熱妄行的吐血、衄血,妊娠胎動不安等。
半枝蓮屬于桔梗目、唇形科黃芩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它通常高5 - 35厘米,全株覆蓋著細(xì)柔毛。葉子互生,形狀變化較大,從披針形到橢圓狀披針形不等,頂端急尖,基部楔形,邊緣有鋸齒。它的花朵單生于葉腋,花萼鐘形,外面被短柔毛,內(nèi)面無毛,花冠顏色多樣,如淡紅色、紫色或藍(lán)色,二唇形,上唇微凹,下唇3裂。半枝蓮味辛、苦,性寒,歸心、肝、腎經(jīng)??梢允枭L(fēng)熱,清熱解毒,消腫散結(jié),利水通淋,主要用于咽喉腫痛,癰腫瘡毒,蛇蟲咬傷,水腫尿少等。
在使用方面,二者均可煎服,但用量不同,黃芩常用量為3 - 9g;半枝蓮常用量為15 - 30g。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黃芩含有黃酮類化合物(如黃芩素、黃芩苷)、萜類、揮發(fā)油等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腫瘤等多種作用;半枝蓮則富含生物堿、香豆素、黃酮類物質(zhì)等,同樣具備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腫瘤的作用,并且對心血管系統(tǒng)有一定的調(diào)節(jié)功能。
品名:黃芩種子
高度:40~80cm
特點(diǎn):生長快,適應(yīng)性好。
種植期:春夏/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順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yīng)規(guī)格:全新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