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 枳殼 白術(shù) 丹皮
柴胡:解郁疏肝的要藥
柴胡為傘形科植物,是中醫(yī)經(jīng)典方劑中常用的藥材之一。其性味辛、苦,微寒,歸肝、膽經(jīng)。柴胡的主要功效包括疏散退熱、疏肝解郁、升舉陽氣等。在臨床應用中,柴胡常用于治療外感發(fā)熱、少陽證(如寒熱往來)、胸脅脹痛等癥狀。柴胡還具有調(diào)節(jié)肝臟功能的作用,適用于因情志不暢導致的肝郁氣滯癥候群。
- 主治:外感發(fā)熱、胸脅疼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肝郁氣滯。
- 特點:作為“疏肝藥”,柴胡能夠幫助緩解情緒壓抑帶來的身體不適,同時對提升正氣有重要作用。
- 注意事項:體質(zhì)虛弱者需謹慎使用;長期服用應遵醫(yī)囑。
枳殼:理氣寬中的佳品
枳殼來源于蕓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變種的干燥未成熟果實,性味苦、辛、酸,微寒,歸脾、胃經(jīng)。它以行氣寬中、消積導滯見長,尤其適合脾胃氣滯引起的腹脹、食欲不振等問題。
- 主治:胸腹脹滿、食積停滯、大便不通。
- 特點:枳殼通過增強胃腸蠕動來改善消化不良癥狀,同時還能促進氣機通暢。
- 搭配建議:與厚樸、陳皮等藥材配伍效果更佳。
白術(shù):健脾益氣的良藥
白術(shù)為菊科植物白術(shù)的干燥根莖,味甘、苦,性溫,歸脾、胃經(jīng)。它是補氣健脾的經(jīng)典藥材之一,擅長調(diào)理脾胃虛弱引發(fā)的各種病癥。
- 主治:脾虛泄瀉、食欲減退、水腫、自汗。
- 特點:白術(shù)不僅能補氣,還兼有利水滲濕的作用,對于脾虛濕盛者尤為適用。
- 用法提示:生用偏于利水,炒用則更注重健脾止瀉。
丹皮:清熱涼血的妙藥
牡丹皮簡稱丹皮,取自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性味苦、辛,微寒,歸心、肝、腎經(jīng)。丹皮以清熱涼血、活血化瘀著稱,廣泛應用于熱病后期、血熱出血以及瘀血阻滯等癥。
- 主治:斑疹紫黑、吐血衄血、閉經(jīng)痛經(jīng)、跌打損傷。
- 特點:丹皮既能清除體內(nèi)虛火,又能推動血液運行,是一味兼具清熱與活血作用的重要藥材。
- 禁忌提醒:孕婦慎用,以免影響胎兒健康。
這四味藥材各具特色,但其中 柴胡 的地位尤為突出,因其在疏肝解郁和調(diào)節(jié)氣機方面的卓越表現(xiàn),成為整個組合的核心所在。
?
品名:枳殼種子
高度:50~100cm
特點:抗性好,生長快,適應性好。
種植期:春夏/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順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guī)格:全新種子/小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