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藿香、甘草、薄荷、生姜均為傳統(tǒng)中藥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各自具有獨特的藥用價值和功效。
白芷:為傘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性溫,味辛、苦。歸肺、胃、大腸經(jīng)。主要功能是祛風除濕、通竅止痛、消腫排膿。常用于治療感冒頭痛、眉棱骨痛、牙痛、鼻塞流涕、瘡瘍腫痛等病癥。其揮發(fā)油成分對多種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并且有一定的抗炎、鎮(zhèn)痛效果。
藿香:唇形科植物廣藿香或藿香的新鮮或干燥地上部分。性微溫,味辛。歸脾、胃、肺經(jīng)。能夠化濕、止嘔、解暑。適用于濕濁中阻所致的脘腹脹滿、嘔吐泄瀉以及外感暑濕證。含有的揮發(fā)油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強胃腸蠕動,同時還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甘草:豆科植物甘草、脹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莖。性平,味甘。歸心、肺、脾、胃經(jīng)。具備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diào)和諸藥的功效。廣泛應用于各類方劑之中,可緩解藥物毒性與烈性,改善口感?,F(xiàn)代研究顯示甘草具有抗炎、抗過敏、保肝等多方面作用。
薄荷:唇形科植物薄荷的新鮮或干燥地上部分。性涼,味辛。歸肺、肝經(jīng)。長于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氣。對于風熱感冒、咽喉腫痛、目赤翳障、麻疹不透、肝郁氣滯等情況療效顯著。所含薄荷腦等成分可刺激神經(jīng)末梢冷感受器產(chǎn)生清涼感,進而反射性擴張血管,起到散熱降溫的效果。
生姜:姜科植物姜的新鮮根莖。性微溫,味辛。歸肺、脾、胃經(jīng)。善于解表散寒、溫中止嘔、溫肺止咳??捎糜陲L寒感冒、脾胃虛寒嘔吐、胃脘冷痛、食少吐瀉等癥狀。生姜中的姜辣素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幫助身體驅寒保暖,還能減輕暈車暈船癥狀,對消化系統(tǒng)也有良好的調(diào)節(jié)作用。
以上五味藥材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配伍組合成復方制劑,在中醫(yī)臨床實踐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實際應用時需根據(jù)患者具體病情辨證論治,合理選擇用藥方式和劑量。
品名:藿香種子
高度:40~90cm
特點:生長快,花量大,適應性好。
種植期:春季/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順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guī)格:全新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