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根和黃芩根的主要區(qū)別在于植物來源、外觀形態(tài)、藥用功效不同植物來源蒲公英根來自菊科植物蒲公英,這種植物在世界各地廣泛分布,在我國各地也常見。蒲公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根是從其植株向下生長的部位。黃芩根來源于唇形科植物黃芩,多生
蒲公英根和黃芩根的主要區(qū)別在于植物來源、外觀形態(tài)、藥用功效不同
- 植物來源
- 外觀形態(tài)
- 蒲公英根為長圓錐形或紡錘形,表面呈現(xiàn)淡棕黃色或者棕褐色,有不規(guī)則的縱皺紋,并且有多數(shù)須根痕或者殘存的須根。質(zhì)地比較硬脆,容易折斷,斷面平坦,皮部為黃白色,木部呈淡黃色,具有纖維性。
- 黃芩根為圓錐形,扭曲,長8 - 25cm,直徑1 - 3cm。外表顏色從灰褐色到棕褐色不等,有縱向的虎皮狀斑紋和橫向的長皮孔樣突起,根頭部有殘留的莖基和芽。質(zhì)地堅實而韌,不易折斷,斷面為深黃色,中間有一條細(xì)線(髓部),老根的木質(zhì)部會呈現(xiàn)出枯朽的狀態(tài),被稱為“枯芩”。
- 藥用功效
- 蒲公英根味甘、微苦,性寒,歸肝、胃經(jīng)。它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jié)、利尿通淋的功效??捎糜谥委燄郫從[毒、乳癰、瘰疬、目赤、咽痛、肺癰、腸癰、濕熱黃疸、熱淋澀痛等病癥。
- 黃芩根味苦,性寒,歸肺、膽、脾、大腸、小腸經(jīng)。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用于濕溫、暑濕,胸悶嘔惡,濕熱痞滿,黃疸瀉痢,以及吐血衄血,崩漏下血,陰虛發(fā)熱,骨蒸勞熱,熱病煩渴,胎動不安,癰腫癤瘡等癥。
品名:黃芩種子
高度:40~80cm
特點:生長快,適應(yīng)性好。
種植期:春夏/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順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yīng)規(guī)格:全新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