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香、佩蘭、白芷和蘇葉都是傳統(tǒng)中醫(yī)中常用的草藥,下面將對這四種草藥進行詳細介紹。
藿香(Huoxiang) 藿香是唇形科植物廣藿香或藿香的干燥地上部分。其性微溫,味辛,歸脾、胃、肺經(jīng)。具有化濕、止嘔、解暑等功效。在臨床上主要用于治療濕阻中焦證,如脘腹脹滿、食欲不振、嘔吐等癥狀;也用于外感暑濕引起的發(fā)熱、胸悶等不適。藿香還常被用作調味品和食品添加劑,在一些地方特色菜肴中可以見到它的身影。
佩蘭(Peilan) 佩蘭為菊科植物佩蘭的干燥全草。它性平,味辛,歸脾、胃經(jīng)。主要功能是燥濕健脾、醒脾開胃以及發(fā)表解暑。適用于脾胃虛弱導致的消化不良、食欲減退等問題;對于感受暑邪造成的發(fā)熱、頭重身困也有一定療效。佩蘭在夏季使用較多,因為此時人體容易受到暑濕侵襲。
白芷(Baizhi) 白芷來源于傘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根部。其性質溫和,味道甘甜且略帶苦澀,入肺、胃、大腸三經(jīng)。白芷的主要作用在于祛風散寒、通竅止痛及消腫排膿。臨床實踐中,它被廣泛應用于感冒頭痛、鼻淵流涕、牙痛等多種病癥的治療。白芷還具有美容養(yǎng)顏的功效,在古代就被用來作為美白肌膚的秘方之一。
蘇葉(Suye) 蘇葉指的是唇形科植物紫蘇的葉子部分。它性溫,味辛,歸肺、脾兩經(jīng)。蘇葉能夠解表散寒、行氣寬中、安胎止嘔。當人們遭受風寒感冒時,服用含蘇葉成分的藥物可以幫助緩解癥狀;而對于妊娠期間出現(xiàn)惡心嘔吐的情況,適量食用紫蘇制品也能起到很好的調理效果。蘇葉還具備一定的抗氧化活性,有助于提高機體免疫力。
藿香、佩蘭、白芷和蘇葉各自擁有獨特的藥理特性,在中醫(yī)藥領域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必須根據(jù)個人體質和具體病情選擇合適的藥材,并遵循醫(yī)囑合理用藥,以確保安全有效。
品名:藿香種子
高度:40~90cm
特點:生長快,花量大,適應性好。
種植期:春季/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順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guī)格:全新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