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芩為唇形科黃芩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0 - 50厘米。
它主要生長于海拔500 - 2300米的雜木林下、林緣、溪旁以及山谷濕地等處。黃芩的根莖呈短而粗的塊狀,橫生地下;根長圓柱形,外皮棕黃色至深棕色,內(nèi)部黃色。其莖直立,四棱形,多分枝,具細條紋,被微柔毛或近無毛。
黃芩的葉子對生,卵圓形或橢圓形,長2 - 4.5厘米,寬1 - 2.8厘米,先端鈍或急尖,基部楔形或?qū)捫ㄐ危吘売袖忼X,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兩面均被腺點及疏柔毛;葉柄長0.5 - 1.5厘米,密被柔毛。
花單生于枝 forks 或葉腋,少數(shù)集成假總狀花序;苞片線形,長約2毫米;花萼鐘形,長6 - 7毫米,外面沿脈上被疏柔毛,內(nèi)面在喉部有白色絨毛環(huán),二唇形,上唇3齒較短,下唇2齒較長;花冠紫藍色或藍紫色,長2 - 2.5厘米,外被短柔毛,內(nèi)面無毛,冠筒在基部上方驟然弓曲,冠檐二唇形,上唇盔狀,先端微缺,下唇中裂片較大,兩側(cè)裂片較?。恍廴?枚,前對較長,均上升至盔內(nèi),后對基部有長距;花柱絲狀,先端不相等2淺裂;花盤平頂,具相等的圓裂片?;ㄆ谕ǔT诿磕甑? - 9月。
果為小堅果,卵珠形,褐色,光滑。果期一般在7 - 10月。
黃芩喜涼爽氣候,耐寒、耐旱,怕高溫和水澇,在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質(zhì)壤土中生長良好。黃芩作為一味重要的中藥材,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可用于治療多種疾病,如肺熱咳嗽、目赤腫痛、癰腫瘡毒等。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黃芩含有的黃酮類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病毒等多種生物活性。
品名:黃芩種子
高度:40~80cm
特點:生長快,適應(yīng)性好。
種植期:春夏/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順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yīng)規(guī)格:全新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