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十月種植的黃芩,管理要點如下:一、田間管理澆水十月種植后,如果土壤墑情不好,要及時澆水。一般在定植后澆一次透水,以保證幼苗成活。之后根據(jù)土壤干濕情況適時澆水,但要避免積水,因為黃芩怕澇。冬季來臨之前,再澆一次封凍水,以利于黃芩安全越冬。中耕除草在黃芩生長期
對于十月種植的黃芩,管理要點如下:
一、田間管理
-
澆水
- 十月種植后,如果土壤墑情不好,要及時澆水。一般在定植后澆一次透水,以保證幼苗成活。之后根據(jù)土壤干濕情況適時澆水,但要避免積水,因為黃芩怕澇。冬季來臨之前,再澆一次封凍水,以利于黃芩安全越冬。
-
中耕除草
- 在黃芩生長期間,尤其是幼苗期要及時中耕除草。由于此時黃芩植株較小,與雜草競爭力弱,雜草容易搶奪養(yǎng)分、水分和陽光。中耕深度要淺,以免傷到黃芩根系,可保持土壤疏松,促進根系生長。
-
追肥
- 黃芩是多年生植物,對養(yǎng)分需求較大。在第二年春季返青后,可以追施一次氮肥,如尿素等,每畝用量大約5 - 8千克,以促進莖葉生長。到了開花前期,增施磷鉀肥,例如磷酸二氫鉀,每畝用量3 - 5千克,有助于提高產量和品質。
-
病蟲害防治
- (1)病害方面:黃芩常見的病害有根腐病等。根腐病多發(fā)生在高溫多雨季節(jié)或者排水不良的地塊。發(fā)病初期,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 - 1500倍液灌根,每隔7 - 10天灌一次,連續(xù)灌2 - 3次。
- (2)蟲害方面:蚜蟲可能會危害黃芩。當發(fā)現(xiàn)蚜蟲時,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 - 30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7天噴一次,連噴2 - 3次。
二、采收管理
雖然主要的采收是在種植后的兩三年,但在整個生長周期內的管理都為采收做準備。當黃芩根部充分發(fā)育,直徑達到0.5 - 1厘米以上時,就可以采收了。采收時要注意選擇晴天,將根部完整挖出,抖去泥土,曬干或烘干。如果是留種田,在開花結果期要進行人工輔助授粉,提高結實率,確保種子飽滿,為下一輪種植提供優(yōu)質的種子。
三、越冬保護
除了前面提到的封凍水,在寒冷地區(qū)還可以采用覆蓋麥秸、稻草等措施來保護黃芩越冬,減少低溫對根系的傷害。要清理田間殘枝敗葉,防止病菌滋生蔓延,為來年的生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品名:黃芩種子
高度:40~80cm
特點:生長快,適應性好。
種植期:春夏/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順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guī)格:全新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