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香、木香、丁香均為傳統(tǒng)中藥材,下面分別對其展開詳細介紹:一、霍香性味歸經(jīng)霍香(廣藿香)味辛,性微溫。歸脾、胃、肺經(jīng)。功效化濕和中,解暑辟穢。在化濕方面,它能用于濕濁內(nèi)阻、脘腹脹滿、惡心嘔吐等癥。對于夏季感受暑濕之邪引起的發(fā)熱、頭痛、胸悶、嘔吐、泄瀉等癥
霍香、木香、丁香均為傳統(tǒng)中藥材,下面分別對其展開詳細介紹:
一、霍香
- 性味歸經(jīng)
- 霍香(廣藿香)味辛,性微溫。歸脾、胃、肺經(jīng)。
- 功效
- 化濕和中,解暑辟穢。在化濕方面,它能用于濕濁內(nèi)阻、脘腹脹滿、惡心嘔吐等癥。對于夏季感受暑濕之邪引起的發(fā)熱、頭痛、胸悶、嘔吐、泄瀉等癥狀也有很好的緩解作用。霍香還具有一定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對多種細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有抑制作用。
- 來源與形態(tài)
- 為唇形科植物廣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的干燥地上部分。其莖呈圓柱形,葉對生,葉片多皺縮,展平后呈卵形或橢圓形,兩面均被灰白色絨毛;氣香特異,味微苦。
二、木香
- 理氣止痛為主
- 木香是中醫(yī)常用的理氣藥。其味辛、苦,性溫。歸脾、胃、大腸、膽、三焦經(jīng)。主要功效在于行氣止痛,調(diào)中導滯。在治療脾胃氣滯證方面效果顯著,可緩解脘腹脹痛、噯氣吞酸、惡心嘔吐、不思飲食等癥狀。對于大腸氣滯導致的下痢里急后重等病癥也有改善作用。
- 藥材來源與特征
- 為菊科植物木香Aucklandia lappa Decne.的干燥根。根呈圓柱形或半圓柱形,表面黃棕色至灰褐色,有明顯的皺紋、縱溝及側(cè)根痕。質(zhì)堅,不易折斷,斷面灰褐色至暗褐色,周邊灰黃色或淺棕黃色,形成層環(huán)棕色,有放射狀紋理及散在的褐色油點。氣香特異,味微苦。
三、丁香
- 溫中降逆、補腎助陽為主要功效
- 來源與性狀
- 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 Thunb.的干燥花蕾。完整花蕾略呈研棒狀,長1 - 2cm?;ü趫A球形,花瓣4,復瓦狀抱合,棕褐色至褐黃色,花瓣內(nèi)為雄蕊和花柱,搓碎后可見眾多黃色細粒狀的花藥。萼筒圓柱狀,略扁,有的稍彎曲,紅棕色或棕褐色,上部有4齒裂,萼筒外被小突起狀腺點。質(zhì)堅實,富油性。氣芳香濃烈,味辛辣、有麻舌感。
品名:藿香種子
高度:40~90cm
特點:生長快,花量大,適應性好。
種植期:春季/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順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guī)格:全新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