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婆婆丁)種植技術(shù)選地整地蒲公英適應(yīng)性強,但為了獲得更好的產(chǎn)量和品質(zhì),應(yīng)選擇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向陽的地塊。土壤以中性或微酸性的砂質(zhì)壤土為宜。在種植前要進行深耕,一般耕深25 - 30厘米左右,結(jié)合深耕每畝施入腐熟有機肥3000 - 4000千
蒲公英(婆婆?。┓N植技術(shù)
- 選地整地 蒲公英適應(yīng)性強,但為了獲得更好的產(chǎn)量和品質(zhì),應(yīng)選擇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向陽的地塊。土壤以中性或微酸性的砂質(zhì)壤土為宜。在種植前要進行深耕,一般耕深25 - 30厘米左右,結(jié)合深耕每畝施入腐熟有機肥3000 - 4000千克作基肥,然后耙平做畦,畦寬1 - 1.2米。
- 繁殖方法
- 種子繁殖:春季3 - 4月或秋季8 - 9月播種。種子細小,在播種前可將種子放在清水中浸泡24小時,撈出后瀝干水分再播種。采用撒播或條播的方式,撒播時將種子均勻撒于畦面,條播按行距20 - 25厘米開淺溝,溝深約1厘米,然后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nèi),覆土厚度約為0.5 - 1厘米,輕輕鎮(zhèn)壓,保持土壤濕潤,溫度在15 - 20℃時,7 - 10天即可出苗。
- 分株繁殖:在春秋兩季進行。將母株挖出,把根部分切成若干小叢,每叢帶2 - 3個芽眼,按株行距20 - 30厘米×30 - 40厘米栽植到準備好的土地里,澆水定根。
- 田間管理
- 病蟲害防治
蒲公英抗病蟲害能力較強,但在高溫高濕季節(jié)也可能會發(fā)生一些病蟲害。
- 病害:主要有白粉病、葉斑病等。發(fā)病初期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 - 10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7 - 10天噴一次,連續(xù)噴2 - 3次。
- 蟲害:蚜蟲是主要蟲害之一,可選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 - 3000倍液噴霧防治。
- 采收加工 春秋兩季均可采收。采收時連根拔起,洗凈泥土,曬干或烘干備用。如果只是采收葉片,則在植株長到一定高度時,從基部割取葉片,注意不要傷及生長點,以便再次萌發(fā)新葉。曬干后的蒲公英可以作為藥材出售或者自己泡茶飲用。
品名:蒲公英
高度:30~50cm
特點:花量大,生長快,適應(yīng)性好。
種植期:春夏/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順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yīng)規(guī)格:全新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