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茬射干種植技術的核心要點:選擇合適的土地、科學整地、適時播種、加強田間管理以及病蟲害防治。一、土地選擇與整地射干喜陽光充足、排水良好的環(huán)境,因此種植時應選擇土層深厚、疏松肥沃、pH值為6.5-7.5的沙壤土或壤土。避免低洼易積水的土地。土地清理:
麥茬射干種植技術的核心要點:選擇合適的土地、科學整地、適時播種、加強田間管理以及病蟲害防治。
一、土地選擇與整地
射干喜陽光充足、排水良好的環(huán)境,因此種植時應選擇土層深厚、疏松肥沃、pH值為6.5-7.5的沙壤土或壤土。避免低洼易積水的土地。
- 土地清理:在小麥收獲后,及時清除田間殘茬和雜草,減少病蟲害滋生。
- 深耕細耙:深耕25-30厘米,結合深耕每畝施入腐熟有機肥2000-3000公斤作為基肥,同時可加入過磷酸鈣30-40公斤,促進幼苗生長。
- 做畦:根據(jù)地形條件,做成寬1-1.2米、高20厘米左右的高畦,便于排水和田間管理。
二、種子處理與播種
射干種子發(fā)芽率較低,需進行適當處理以提高出苗率。
- 種子挑選:選擇籽粒飽滿、無病蟲害的優(yōu)質(zhì)種子。
- 種子處理:將種子放入溫水中浸泡24小時,然后撈出晾干表面水分,用濕沙拌種后儲藏催芽。
- 播種時間:一般在小麥收獲后的7月中旬至8月上旬播種,此時氣溫適宜,利于出苗。
- 播種方法:采用條播方式,按行距30厘米開淺溝,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nèi),覆土厚度1-1.5厘米,輕輕壓實后澆水保濕。每畝播種量約3-4公斤。
三、田間管理
1. 中耕除草
射干幼苗期生長緩慢,應及時進行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防止雜草與植株爭奪養(yǎng)分。中耕深度以不超過5厘米為宜,以免傷及根系。
2. 水肥管理
- 澆水:射干耐旱但不耐澇,在干旱季節(jié)要注意適量澆水,保持土壤濕潤;雨季則要及時排水防澇。
- 追肥:在苗高10厘米左右時,每畝追施尿素10公斤;開花前再追施一次復合肥,每畝用量15公斤,以促進花芽分化和塊根發(fā)育。
3. 修剪整形
及時摘除側(cè)枝和多余的花蕾,集中養(yǎng)分供應主莖和地下塊根生長,提高產(chǎn)量和品質(zhì)。
四、病蟲害防治
-
常見病害
- 根腐病:多發(fā)生在高溫多雨季節(jié),表現(xiàn)為植株萎蔫、根部變黑腐爛。防治方法包括輪作倒茬、合理密植,發(fā)病初期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灑根部。
- 葉斑病:葉片出現(xiàn)褐色斑點,嚴重時導致葉片枯黃脫落。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防治。
-
主要蟲害
- 蚜蟲:危害嫩梢和葉片,可用吡蟲啉類殺蟲劑進行防治。
- 蠐螬:啃食地下塊根,影響產(chǎn)量??稍诓シN時撒施辛硫磷顆粒劑預防。
五、采收與加工
- 采收時間:射干一般種植3-4年后即可采收,采收時間為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
- 采收方法:用工具小心挖取地下塊根,抖凈泥土,剪去殘留莖葉。
- 加工方法:將塊根洗凈后切片,曬干或烘干至含水量低于12%,妥善保存?zhèn)溆谩?/li>
通過以上科學的種植技術和精細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射干的產(chǎn)量和質(zhì)量,為農(nóng)民帶來可觀的經(jīng)濟效益。
?
品名:射干
高度:30~50cm
特點:產(chǎn)量大,生長快,適應性好。
種植期:春夏/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順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guī)格:全新種子/盆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