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葵矮化的種植方法如下:
選擇優(yōu)良品種是關鍵。要實現(xiàn)蜀葵矮化,應選擇那些本身具有矮生特性的品種,如“小妖系列”蜀葵等。這些品種相較于傳統(tǒng)蜀葵,基因中就攜帶了矮生的特性,在后續(xù)的培育過程中更容易達到矮化的效果。
合理控制播種時間和育苗環(huán)境。一般春季3 - 4月為適宜播種期。在育苗時,保持溫度在15 - 20℃左右,如果溫度過高,幼苗生長過快容易徒長,不利于矮化。同時保證充足的光照,光照不足也會使植株瘦弱徒長。當幼苗長出2 - 3片真葉時進行移栽,移栽時要注意不要傷到根系,并且適當控制移栽密度,每平方米可種植30 - 40株左右。
修剪整形也很重要。在蜀葵生長過程中,當植株長到10 - 15厘米高時,進行摘心處理。摘心可以促進側枝萌發(fā),使植株更加緊湊、矮壯。之后對于生長過旺的側枝也要及時修剪,避免營養(yǎng)過度集中于某些枝條,保證整體植株的矮化和良好造型。
施肥管理有講究。遵循薄肥勤施的原則。在蜀葵生長初期,以氮肥為主,如稀釋后的尿素溶液,每隔10天左右施用一次,這有助于植株葉片的生長。隨著植株逐漸長大,在孕蕾期增加磷鉀肥的比例,例如使用磷酸二氫鉀溶液,每隔7 - 10天噴施一次,這樣可以促使花芽分化,提高開花質(zhì)量的同時也能控制植株高度。
土壤條件不可忽視。蜀葵喜歡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梢杂酶~土、園土和河沙按照3:2:1的比例混合配制而成。這樣的土壤既能保證根系的良好生長,又不會因為積水導致根部腐爛,從而影響植株矮化目標的實現(xiàn)。
病蟲害防治要做好。常見的病害有銹病、白粉病等,蟲害主要有蚜蟲、紅蜘蛛等。一旦發(fā)現(xiàn)病蟲害要及時采取措施,如對于蚜蟲可用吡蟲啉等藥劑噴灑防治;對于白粉病可使用三唑酮等藥劑進行噴霧防治。因為病蟲害會削弱植株的生長勢,不利于矮化栽培。
澆水方式需恰當。遵循見干見濕的原則,每次澆水都要澆透,但不能讓土壤長時間處于積水狀態(tài)。在夏季高溫季節(jié),可在早晚澆水,避免中午高溫時段澆水對根系造成傷害;冬季則減少澆水頻率,保持土壤微干即可。
?
品名:蜀葵
高度:80~150cm
特點:花量大,生長快,適應性好。
種植期:春夏/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順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guī)格:全新種子/盆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