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的葉脈形狀為細小且不明顯的網狀結構,其葉片通常呈現(xiàn)為鱗片狀或刺狀,這取決于枝條的類型和生長階段。
-
鱗片狀葉片:成熟枝條上的葉子通常是鱗片狀的,緊密地貼附在枝條上,每對葉片基部合生,形成一個類似盾牌的結構,長約1-2毫米,寬約0.5-1毫米。這些鱗片狀葉片的內部具有非常細小的、幾乎不可見的葉脈網絡,主要功能是進行光合作用和蒸騰作用。
-
刺狀葉片:幼枝或新梢上的葉子則可能呈現(xiàn)為短而尖銳的刺狀,長度約為2-4毫米,寬度約0.3-0.6毫米。刺狀葉片的葉脈同樣非常細微,不易觀察到,但它們在形態(tài)上更加突出,有助于植物在初期快速生長時獲取更多的光照資源。
-
葉片排列方式:無論是鱗片狀還是刺狀葉片,均以螺旋式排列于枝條上,這種排列方式有利于限度地利用空間,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
微觀結構特點:通過顯微鏡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側柏葉片表面覆蓋著一層角質層,有助于減少水分蒸發(fā);在葉片內部存在著豐富的氣孔,用于調節(jié)氣體交換過程中的水分平衡。
-
生理功能:盡管側柏的葉脈系統(tǒng)相對簡單,但其獨特的葉片結構能夠有效地適應干旱、貧瘠等惡劣環(huán)境條件,保證植物正常生長發(fā)育所需的基本生理功能。
側柏的葉脈形狀雖不顯著,但與其特殊的葉片形態(tài)相結合,共同構成了該樹種獨特而高效的生存機制。
品名:側柏苗
高度:60~200cm
特點:耐寒性強,四季常綠,適應性好。
種植期:四季/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guī)格:盆栽苗/裸根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