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刺槐(學名:Sophora japonica),主要分布在中國的華北、西北和東北地區(qū)。這種植物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不僅被廣泛用于城市綠化,還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
地理分布:中國刺槐原產于中國北部,尤其在河北、山西、陜西、山東等省區(qū)較為常見。隨著人類活動的影響,其分布范圍逐漸擴大到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包括華東、華中乃至西南的部分省份。在自然條件下,它通常生長在海拔100-2500米的山坡、溝谷、路旁或疏林中。
-
生態(tài)環(huán)境適應性:中國刺槐對環(huán)境條件的適應能力較強,耐旱、耐寒、耐瘠薄,能在多種土壤類型上生長良好。在干旱半干旱地區(qū)的水土保持及防風固沙工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
栽培與利用:
- 城市綠化:由于其樹形優(yōu)美、花期長且花色淡雅,常被用作行道樹或公園綠地的觀賞植物。
- 藥用價值:其花、葉、果實均可入藥,具有清熱解毒、止血等功效。
- 經(jīng)濟用途:木材堅硬,可用于制作家具;嫩葉可作為飼料。
-
文化意義: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刺槐象征著吉祥如意,有“百年好合”之意,因此也常被種植于庭院之中,寄托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雖然中國刺槐的原產地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區(qū),但憑借其優(yōu)良的生態(tài)特性和多樣的使用價值,已經(jīng)成為了遍布全國的一種重要樹種。
品名:刺槐
高度:10~30m
特點:耐寒性強,挺拔高大,適應性好。
種植期:春秋冬/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順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guī)格:種子/1~2年苗/直徑3~20公分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