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槐的主要病害包括:
-
刺槐潰瘍病:這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刺槐病害,由真菌引起,主要發(fā)生在樹干和主枝上。受害部位初期出現(xiàn)水漬狀斑點,隨后逐漸擴大形成不規(guī)則形或圓形的潰瘍斑,嚴重時會導致樹木死亡。防治方法主要是加強栽培管理,提高樹勢,減少機械損傷,同時可以使用化學藥劑進行預防和治療。
-
刺槐白粉病:由真菌引起,主要危害葉片、嫩梢等綠色部分。病葉表面覆蓋一層白色粉狀物,影響光合作用,導致植株生長不良??刂拼胧┌ㄇ宄報w,減少病原菌來源;適時修剪,增加通風透光;必要時噴施殺菌劑。
-
刺槐枯萎病:該病由多種土壤傳播的真菌引起,如鐮刀菌等。病株表現(xiàn)為從下至上逐漸黃化、萎蔫直至死亡。根部腐爛,皮層易剝離。防治策略主要是選用抗病品種,輪作換茬,避免連作;深翻土壤,改善排水條件;發(fā)病初期可采用灌根法施用殺菌劑。
-
刺槐煤污病:由于蚜蟲、蚧殼蟲等昆蟲分泌物誘發(fā),導致葉片表面形成黑色煤煙狀霉層,影響美觀及光合作用。治理時應先控制害蟲數量,再清理病葉,必要時噴灑殺菌劑。
-
刺槐銹病:由銹菌引起,主要侵害葉片,造成黃色至橙色的孢子堆,影響觀賞價值。可通過選擇抗病品種,及時剪除病葉,以及合理使用殺菌劑來防控。
-
刺槐黑斑病:病原為真菌,多發(fā)于夏季高溫高濕季節(jié),主要危害葉片,形成圓形或近圓形黑褐色病斑,邊緣清晰。管理上應注意保持良好的通風透光環(huán)境,定期清除雜草落葉,減少病菌越冬場所。
對于刺槐的病害防治,關鍵在于綜合管理,既要注重日常養(yǎng)護,也要在發(fā)現(xiàn)病害早期采取有效措施,以達到的防治效果。
品名:刺槐
高度:10~30m
特點:耐寒性強,挺拔高大,適應性好。
種植期:春秋冬/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順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guī)格:種子/1~2年苗/直徑3~20公分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