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花刺槐(學名:Robinia pseudoacacia 'Idaho') 的果實為扁平的莢果,這一特征與刺槐屬植物的一般特性相符。下面是對紅花刺槐果實的更詳細描述:
-
形態(tài)特征:紅花刺槐的果實是一種長而扁平的莢果,通常長度在10-20厘米之間,寬度約為1-1.5厘米。成熟時,莢果呈現深褐色或黑色。
-
內部結構:每個莢果內含有多個種子,種子排列緊密,數量一般在4-8顆之間。種子呈圓形或橢圓形,顏色為棕色或黑色,表面光滑。
-
生長周期:紅花刺槐的花期一般在春季,大約在4月至5月之間?;ê笾饾u形成幼小的莢果,經過夏季的生長發(fā)育,到秋季9月至10月間,莢果逐漸成熟并變干。
-
用途:雖然紅花刺槐的果實和種子在自然界中可以作為某些動物的食物來源,但它們對人類來說并不適合作為食物。部分原因是種子中含有一定量的毒性物質,如皂苷等,食用可能會引起不適甚至中毒。紅花刺槐的主要觀賞價值在于其美麗的花朵和樹形,而非果實。
-
生態(tài)作用:成熟的莢果會自然裂開,釋放出種子,這些種子可以在適宜的環(huán)境中發(fā)芽生長,幫助紅花刺槐進行自然繁殖。未完全成熟的莢果也常被一些鳥類和小型哺乳動物取食,有助于種子的傳播。
紅花刺槐的果實是一種典型的豆科植物莢果,具有一定的生態(tài)功能,但在實際應用中主要作為觀賞植物使用。
品名:刺槐
高度:10~30m
特點:耐寒性強,挺拔高大,適應性好。
種植期:春秋冬/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順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guī)格:種子/1~2年苗/直徑3~20公分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