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柳(學名:Salix babylonica)的葉子呈細長條形,長度大約在5-10厘米之間,寬度則僅有0.5-1厘米左右。其葉片邊緣平滑或略帶鋸齒,顏色為鮮綠色,表面光滑,背面則稍顯淡綠且略帶絨毛。葉尖通常呈漸尖狀,而葉基部則為楔形,與枝條相連處較為狹窄。葉片特征細節(jié)形狀:垂柳的葉子形狀非常典
垂柳(學名:Salix babylonica)的葉子呈細長條形,長度大約在5-10厘米之間,寬度則僅有0.5-1厘米左右。其葉片邊緣平滑或略帶鋸齒,顏色為鮮綠色,表面光滑,背面則稍顯淡綠且略帶絨毛。葉尖通常呈漸尖狀,而葉基部則為楔形,與枝條相連處較為狹窄。
葉片特征細節(jié)
- 形狀:垂柳的葉子形狀非常典型,屬于披針形或線形披針形,這種形態(tài)有利于減少水分蒸發(fā),適應干旱環(huán)境。
- 大小:如前所述,葉子長度多在5至10厘米范圍內(nèi),寬度較小,這使得整片葉子看起來細長而優(yōu)雅。
- 邊緣:大多數(shù)情況下,垂柳葉的邊緣是平滑的,但也有少量個體可能會出現(xiàn)輕微的鋸齒狀邊緣,增加了辨識度。
- 顏色:正面呈現(xiàn)出鮮明的綠色,給人以生機勃勃的感覺;背面顏色相對較淺,有時可見細微的白色絨毛覆蓋。
- 質(zhì)地:葉片質(zhì)地較薄,觸摸時感覺柔軟,但在風中搖曳時又顯得輕盈靈動。
- 脈絡:主脈明顯,從葉基延伸至葉尖,側(cè)脈細密平行分布于主脈兩側(cè),排列整齊,有助于觀察者識別。
生態(tài)習性
垂柳偏好濕潤環(huán)境,常見于河岸、湖邊等地。其獨特的下垂枝條和細長的葉片,在微風中輕輕擺動,形成了一幅美麗的自然畫卷。垂柳還具有一定的耐鹽堿能力,能夠在多種土壤條件下生長,因此也被廣泛用于城市綠化及水土保持項目中。
文化意義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垂柳象征著柔美與離別。古代文人常以“折柳贈別”表達對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皸盍酪馈币渤蔀榱嗣枥L江南水鄉(xiāng)風光的經(jīng)典意象之一。
品名:垂柳
高度:8~15m
特點:耐寒性強,挺拔高大,適應性好。
種植期:春秋冬/視地區(qū)
適播地:水源豐富,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guī)格:直徑2~2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