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柳(學名:Salix babylonica)是一種常見的落葉喬木,以其柔美的姿態(tài)和長長的枝條著稱。
垂柳的枝條細長而柔軟,通常向下垂掛,如同綠色的絲帶隨風搖曳,給人以寧靜、優(yōu)雅的感覺。這些枝條可以長達數(shù)米,尤其是在水邊生長的垂柳,其枝條常常觸及水面,形成一幅美麗的畫卷。
葉子是細長的披針形,邊緣有細小的鋸齒,顏色為鮮亮的綠色。春天時,新葉呈現(xiàn)出嫩綠的顏色,夏季則轉為深綠色。到了秋天,葉子會逐漸變黃,最終在冬季落葉前呈現(xiàn)金黃色或橙色,增添了一抹秋意。
垂柳的花期一般在春季,花序為葇荑花序,雄花和雌花分別生長在不同的植株上。雄花序呈黃色,而雌花序則為綠色或淡紅色,開花時并不顯眼,但對蜜蜂等昆蟲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除了觀賞價值外,垂柳還具有一定的生態(tài)功能。它的根系發(fā)達,能夠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因此常被用于河岸、湖畔等地的綠化和防護。垂柳還能夠吸收空氣中的有害物質(zhì),改善空氣質(zhì)量,為城市環(huán)境帶來清新。
在中國文化中,垂柳象征著離別與思念,古代文人墨客常用它來表達依依不舍之情。唐代詩人王維在其《送元二使安西》一詩中寫道:“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边@里的“柳”即指垂柳,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切留戀。
垂柳不僅外觀美麗,而且具有重要的生態(tài)和文化意義,是園林綠化和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中的重要樹種之一。
品名:垂柳
高度:8~15m
特點:耐寒性強,挺拔高大,適應性好。
種植期:春秋冬/視地區(qū)
適播地:水源豐富,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guī)格:直徑2~2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