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黃楊傷根的處理,有以下方法:
一、及時修剪受損根系
當發(fā)現(xiàn)黃楊根系受傷后,要盡快將植株從土壤中取出。用消過毒的鋒利剪刀或者修枝剪,小心地剪除已經(jīng)斷裂、破損、腐爛的根部。修剪時要注意盡量減少對健康根系的傷害,并且確保剪口平滑,避免留下毛茬,這有助于傷口愈合。
二、消毒殺菌
修剪完畢之后,為了防止病菌從傷口侵入,需要用多菌靈、高錳酸鉀等消毒藥劑對根部進行浸泡消毒。一般使用1000 - 1500倍液的多菌靈溶液浸泡根部20 - 30分鐘,或者將根部放入濃度為0.1%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泡10 - 15分鐘。浸泡過后,再把根部放在通風良好的地方晾干。
三、改善土壤環(huán)境
如果是盆栽黃楊,需要更換新的培養(yǎng)土。選擇疏松透氣、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zhì)的土壤,例如將腐葉土、園土和河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配制而成的土壤。如果是地栽黃楊,要檢查土壤狀況,如果土壤板結(jié)嚴重,需要深翻土壤,同時增施有機肥,如腐熟的堆肥、廄肥等,提高土壤肥力,使土壤更加適宜黃楊生長,有利于新根的萌發(fā)。
四、合理澆水與遮蔭
在黃楊傷根后的恢復(fù)期間,要適當控制澆水量,保持土壤微濕即可,避免水分過多導(dǎo)致根部再次受到損害。并且將其放置在陰涼通風的地方,避免陽光直射,因為此時黃楊的根系吸收能力較弱,葉片蒸騰作用過強會加重根系負擔,不利于植株恢復(fù)。等到黃楊長出新根、恢復(fù)正常生長之后,再逐漸增加光照時間和澆水量。
五、補充營養(yǎng)
可以給黃楊施加一些生根粉或者含有氮、磷、鉀等元素的復(fù)合肥,以促進新根生長。但是施肥量要嚴格控制,遵循“薄肥勤施”的原則,以免造成肥害。比如可以用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每隔7 - 10天噴灑一次葉面,連續(xù)噴灑3 - 4次,幫助黃楊更好地度過傷根后的恢復(fù)期。
推薦一些常用的黃楊品種,希望大家喜歡
1.小葉黃楊
2.大葉黃楊
3.金邊黃楊
4.北海道黃楊
品名:黃楊
高度:80~400cm
特點:四季常綠,耐寒性較強,適應(yīng)性好。
種植期:四季/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yīng)規(guī)格:30~26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