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栽月季花主要在春季萌芽前、開花前后以及雨季來臨前打藥。下面詳細說明:
-
春季萌芽前打藥:這是非常關(guān)鍵的一次打藥,一般在3月初到4月初進行(具體時間根據(jù)當?shù)貧夂蚨ǎ4藭r氣溫逐漸回升,越冬病菌和害蟲開始活躍起來,但植株尚未完全生長,抗性較弱。可以選擇廣譜性殺菌劑如石硫合劑等,按照說明書配比后均勻噴灑在植株上,可以有效預防黑斑病、白粉病等多種常見病害。
-
開花前后打藥:月季花的花期較長,從春季一直持續(xù)到秋季,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分階段進行防治工作。
- 在花苞初現(xiàn)時(大約4月中下旬至5月初),為了保證花朵健康綻放,可選用針對蚜蟲、紅蜘蛛等害蟲的藥物,例如吡蟲啉類殺蟲劑,并且結(jié)合使用苯醚甲環(huán)唑等內(nèi)吸性殺菌劑來抵御可能侵染花朵的病菌。
- 花謝之后(5月底到6月初),由于此時消耗了大量的養(yǎng)分,植株容易受到侵害,應及時補充營養(yǎng)并施用多菌靈、代森錳鋅等保護性殺菌劑,防止因修剪傷口引發(fā)感染。
-
雨季來臨前打藥: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夏季多雨潮濕,這樣的環(huán)境極易滋生真菌導致月季患病。所以在7月初雨季到來之前,提前給地栽月季花打一次藥。推薦使用具有長效性的殺菌劑,像氟硅唑或者肟菌酯,它們能在葉片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阻止病原體入侵,同時對于已經(jīng)存在的少量病斑也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日常管理中也要注意觀察月季花的狀態(tài),一旦發(fā)現(xiàn)有病蟲害跡象就要及時處理,必要時增加打藥次數(shù);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除了化學防治外,還應加強栽培管理措施,比如合理澆水施肥、保持通風透光良好等,提高植株自身的抵抗力。
品名:月季
高度:40~70cm
特點:耐寒性強,花量大,生長快,適應性好。
種植期:四季/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順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guī)格:容器苗/裸根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