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下面葉子掉落的現象較為常見,以下是原因分析:一、病蟲害因素白粉病白粉病是月季常見的病害之一。當月季感染白粉病時,葉片表面會形成白色粉末狀物,影響葉片的正常呼吸和光合作用。下部的老葉往往最先受到影響,隨著病情發(fā)展,這些葉片逐漸變黃、干枯并脫落。這是因為病菌
月季下面葉子掉落的現象較為常見,以下是原因分析:
一、病蟲害因素
-
白粉病
-
黑斑病
- 黑斑病也是導致月季下部葉子掉落的重要病害。它是由真菌引起,在葉片上形成黑色或深褐色的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斑點。初期斑點較小,隨著病情加重,斑點不斷擴大,并且多個斑點可以連成一片?;疾∪~片的葉綠素合成受阻,光合作用能力下降,為了減少養(yǎng)分消耗,植物會舍棄這些已經嚴重受損的下部葉片,使它們脫落。而且黑斑病病菌在潮濕環(huán)境下容易滋生蔓延,下部葉片由于通風透光條件相對較差,更容易感染此病。
-
蚜蟲侵害
- 蚜蟲喜歡群集在月季的新梢、嫩葉背面等部位吸食汁液。雖然它們主要危害新梢和嫩葉,但大量蚜蟲的存在會影響整株月季的生長平衡。當蚜蟲吸取汁液時,會在葉片上留下傷口,引發(fā)一系列不良反應??赡軙渌【肭郑蛘哂捎谥毫魇?,使得下部葉片得不到充足的養(yǎng)分供應,從而出現發(fā)黃、脫落的情況。蚜蟲排泄的蜜露會沾污葉片,影響葉片的光合作用,間接導致下部葉片健康狀況惡化而掉落。
-
紅蜘蛛為害
- 紅蜘蛛體型微小,肉眼不易察覺。它們以刺吸式口器吸取月季葉片中的汁液,受害葉片最初會出現失綠的小白點,隨著紅蜘蛛數量增多,小白點逐漸擴大連接成片,葉片正面呈現灰黃色,背面有絲網覆蓋。下部葉片由于靠近地面,相對濕度較低,更適宜紅蜘蛛生存繁殖。長期受害的葉片會因細胞受損、水分和養(yǎng)分流失而枯黃脫落。
二、環(huán)境因素
- 澆水不當
- 如果澆水過多,土壤中含水量過高,會導致土壤缺氧。根系在缺氧環(huán)境中無法正常進行呼吸作用,根部細胞代謝紊亂,吸收水分和礦物質元素的能力下降。即使土壤中有足夠的水分,也不能被有效地輸送到葉片,尤其是下部距離根系較近的葉片,會因為水分和養(yǎng)分供應不足而發(fā)黃脫落。如果澆水過少,土壤干旱,根系不能吸收到足夠的水分,表現為下部老葉的萎蔫、干枯和脫落,這是植物為了維持生命活動,優(yōu)先保證上部新葉和生長點的水分供應的一種自我調節(jié)機制。
- 光照不足
- 月季喜陽光充足的環(huán)境。當下部葉片光照不足時,葉片中的葉綠素含量會逐漸減少。葉綠素是進行光合作用的關鍵物質,其含量降低意味著光合作用效率大幅下降。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減少,下部葉片自身的生長需求難以滿足,就會逐漸衰老死亡并脫落。而且光照不足還會影響植物體內激素的平衡,如生長素、赤霉素等激素的合成與分布,進一步影響葉片的生長發(fā)育,促使下部葉片脫落。
- 溫度不適宜
- 月季有一定的溫度適應范圍。溫度過高時,蒸騰作用過于旺盛,葉片水分蒸發(fā)過快。下部葉片離根系較近,如果根系供水速度跟不上蒸騰速度,就會出現水分虧缺,導致葉片發(fā)黃、卷曲并最終脫落。溫度過低時,月季的生理活動受到抑制,根系對水分和養(yǎng)分的吸收能力減弱,葉片內的酶活性降低,新陳代謝減緩,下部葉片更容易出現凍傷、黃化和脫落現象。
三、養(yǎng)護管理因素
- 施肥不合理
- 施肥過多,尤其是氮肥施用過量時,會使土壤溶液濃度升高,導致植物根系發(fā)生質壁分離現象,也就是根細胞中的水分向土壤溶液中滲透,從而使根系受傷。受傷的根系無法正常吸收水分和養(yǎng)分,整株植物的生長受到影響,下部葉片首當其沖地出現發(fā)黃、脫落等情況。施肥不足時,月季缺乏必要的營養(yǎng)元素,葉片生長所需的氮、磷、鉀等元素得不到補充,下部老葉中的營養(yǎng)元素會被轉移到上部新葉中,以維持整體生長,這也會造成下部葉片發(fā)黃脫落。
- 修剪不當
- 如果修剪過度,剪除了過多的枝條,尤其是下部枝條,會破壞月季的樹冠結構和生長平衡。月季的下部枝條和葉片對于整個植株的光合作用和養(yǎng)分積累有著重要作用,修剪過度后,下部葉片所處的光照、通風等環(huán)境發(fā)生改變,同時植株內部的養(yǎng)分分配也受到影響,一些原本正常的下部葉片可能會因為突然失去與其他部分的協調關系而脫落。
品名:月季
高度:40~70cm
特點:耐寒性強,花量大,生長快,適應性好。
種植期:四季/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順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guī)格:容器苗/裸根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