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新種月季枝干起皺的問題,可以按照以下的方法進行處理:
一、澆水不當所致 新種的月季如果澆水過多或者過少都會導致枝干起皺。剛種植時,根系尚未完全發(fā)育好,無法像正常生長的植株一樣調節(jié)水分。若澆水太多,土壤中的氧氣被擠出,根部缺氧腐爛,無法正常吸收水分和養(yǎng)分供給枝干,進而使枝干出現起皺現象;而澆水太少,則不能滿足植株的需求,也會讓枝干因缺水而皺縮。 解決辦法:如果是澆水過多,應盡快將月季從土壤中取出,清理掉根部的爛根部分,然后換上疏松透氣的新土重新栽種,并且在之后的養(yǎng)護中嚴格控制澆水量,遵循“見干見濕”的原則,即等土壤表面干燥后再澆水,每次澆水要澆透。若是因為澆水過少,就需要及時補充水分,但也不能一次性澆得太多,逐步恢復正常的澆水頻率。
二、光照不足的影響 新種月季處于適應新環(huán)境的過程中,如果長期光照不足,會影響光合作用,使得植株體內營養(yǎng)物質合成減少,枝干得不到足夠的養(yǎng)分支撐就會起皺。尤其是在室內養(yǎng)護時,如果不注意擺放位置,遠離窗戶等光源處,很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解決辦法:將月季移至光照充足的地方,如室外陽光下(避開中午強烈的直射光),或者是室內靠近窗戶的位置。如果是夏季強光,可以通過遮陽網適當遮擋,保證每天有6 - 8小時左右的散射光照為宜。
三、溫度不適宜
- 新種月季在高溫環(huán)境下,水分蒸發(fā)速度加快,而新種月季根系功能還未完全恢復,無法快速補充水分,枝干容易失水起皺。當氣溫持續(xù)高于35℃時,這種現象更為明顯。
- 在低溫環(huán)境下,尤其是低于0℃時,月季的生理活動受到抑制,細胞內的水分結冰膨脹,破壞細胞結構,影響水分運輸,也會造成枝干起皺。 解決辦法:在高溫季節(jié),可采用搭建遮陽棚、噴霧降溫等方式來降低周圍環(huán)境溫度;在冬季來臨之前,對于一些耐寒性較差的月季品種,可以將其移入室內溫暖的地方,或者給植株覆蓋保溫材料,如草簾、塑料薄膜等。
四、施肥不合理 新種月季如果施肥過量,會導致土壤溶液濃度過高,使根系周圍的水分向土壤中滲透,引起“燒根”現象,從而阻礙水分和養(yǎng)分的正常吸收,枝干會起皺。在新種初期就施加濃肥或者未經腐熟的肥料,也會對根系造成傷害,引發(fā)同樣的問題。 解決辦法:一旦發(fā)現施肥過量,應立即停止施肥,并大量澆水稀釋土壤中的肥料濃度,嚴重時需要更換土壤。在新種月季的前期,應該以稀薄的液肥為主,例如使用腐熟的餅肥水按照1:10的比例兌水稀釋后施用,隨著植株逐漸生長再逐步增加施肥量和濃度。
品名:月季
高度:40~70cm
特點:耐寒性強,花量大,生長快,適應性好。
種植期:四季/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順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guī)格:容器苗/裸根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