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柏葉來源于側柏(學名:Platycladus orientalis),這是一種原產(chǎn)于中國的常綠喬木,屬于柏科側柏屬。側柏廣泛分布在中國各地,尤其在華北、東北和西北地區(qū)較為常見,同時也在日本、朝鮮半島等東亞國家有自然分布或被引入栽培。
生長環(huán)境
側柏偏好陽光充足的環(huán)境,但也能耐半陰,對土壤要求不嚴,能在多種類型的土壤中生長,包括石灰?guī)r山地、沙土、黏土等,具有較強的抗旱性和耐寒性。它通常生長在山坡、林緣、路旁或巖石縫隙中,是一種優(yōu)良的綠化樹種和水土保持樹種。
形態(tài)特征
側柏為常綠喬木,樹冠呈圓錐形或塔形,高可達20米。枝條細長下垂,葉片為鱗片狀,緊密貼生于小枝上,呈深綠色,冬季不變色。球果近球形,成熟時呈紅褐色,內含數(shù)粒種子。
藥用價值
側柏葉富含揮發(fā)油、黃酮類化合物、鞣質等多種活性成分,自古以來就被用于中藥?!渡褶r(nóng)本草經(jīng)》中記載其具有清熱解毒、止血、祛風利濕的功效,可用于治療咳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帶下、風濕痹痛等癥狀?,F(xiàn)代研究還發(fā)現(xiàn),側柏葉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作用,對心血管系統(tǒng)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文化意義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側柏被視為長壽、堅強的象征,常出現(xiàn)在古代文人墨客的詩詞歌賦中,如唐代詩人王維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逼渲械摹八伞奔粗杆砂仡愔参?,包括側柏。側柏還經(jīng)常被種植于陵園、寺廟等場所,作為紀念先人、寄托哀思的植物。
應用領域
除了藥用外,側柏還具有廣泛的園林應用價值,是城市綠化、公園造景的重要樹種之一。其木材堅硬耐用,紋理美觀,可制作家具、工藝品等;樹脂則可用于制造香料、油漆等工業(yè)產(chǎn)品。
側柏葉不僅是中國特有的植物資源,而且在醫(yī)藥、園林、文化等多個領域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品名:側柏苗
高度:60~200cm
特點:耐寒性強,四季常綠,適應性好。
種植期:四季/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guī)格:盆栽苗/裸根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