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耳子簡介名稱:蒼耳子,又名胡蒼子、葈耳實等。來源:為菊科植物蒼耳的干燥成熟帶總苞的果實。產(chǎn)地:分布于中國各地,以東北、華北、華東等地最為常見。采集時間: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處理方法:曬干或陰干后除去雜質。性味:辛、苦,溫。有毒。歸經(jīng):歸肺經(jīng)、肝經(jīng)。功能與主治功能散風除
蒼耳子簡介
- 名稱:蒼耳子,又名胡蒼子、葈耳實等。
- 來源:為菊科植物蒼耳的干燥成熟帶總苞的果實。
- 產(chǎn)地:分布于中國各地,以東北、華北、華東等地最為常見。
- 采集時間: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
- 處理方法:曬干或陰干后除去雜質。
- 性味:辛、苦,溫。有毒。
- 歸經(jīng):歸肺經(jīng)、肝經(jīng)。
功能與主治
- 功能
- 散風除濕
- 通鼻竅
- 止痛
- 主治
- 風寒感冒引起的頭痛、鼻塞
- 風濕痹痛
- 牙痛
用法與用量
- 內服:煎湯,3~9克;或入丸、散。
- 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注意事項
- 本品有毒,不宜過量服用。
- 孕婦禁用。
- 過敏體質者慎用。
貯藏
- 應置于通風干燥處,防蛀。
相關研究
- 現(xiàn)代研究表明,蒼耳子含有多種生物堿、黃酮類化合物等有效成分,具有抗炎、抗菌等作用。
- 在臨床上,除了傳統(tǒng)應用外,還被用于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皮膚病等多種疾病。
其他信息
- 蒼耳子在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中有著悠久的應用歷史,是《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記載的藥物之一。
- 由于其特殊的外形(帶有鉤刺),在自然界中常作為種子傳播的一種方式,附著于動物皮毛上進行遠距離傳播。
通過上述介紹,我們可以看到蒼耳子不僅是一種重要的中藥材,在自然界也扮演著獨特的角色。使用時需注意其潛在毒性,并遵循醫(yī)囑。
推薦一些好種好賣的中藥材植物
1.益母草
2.青蒿
3.苦參
4.瓜蔞
5.防風
6.甘草
7.黨參
8.當歸
9.板藍根
10.白術
11.丹參
12.三七
13.重樓
14.前胡
15.柴胡
16.蒲公英
17.遠志
18.紫蘇
19.黃芪
20.知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