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英潛葉蠅(Phytomyza agropyrae)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地區(qū),尤其在中國、日本和朝鮮半島等地較為常見。該害蟲主要危害豆科植物,尤其是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因此得名。
分布特點
-
地理分布:紫云英潛葉蠅在中國的分布范圍較廣,從東北到華南,包括但不限于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東、江蘇、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省份。在日本,該害蟲也廣泛存在于本州、四國、九州等島嶼。在朝鮮半島,也有報道發(fā)現(xiàn)其存在。
-
生態(tài)適應性:紫云英潛葉蠅具有較強的生態(tài)適應能力,能夠在多種氣候條件下生存。它們偏好溫暖濕潤的環(huán)境,但也能在干旱或寒冷地區(qū)找到其蹤跡。這使得它們能夠在中國南北方均有分布。
-
寄主植物:除了紫云英外,紫云英潛葉蠅還可能危害其他豆科植物,如大豆、豌豆、扁豆等。這種廣泛的寄主范圍有助于其在不同地區(qū)的擴散與生存。
-
季節(jié)變化:紫云英潛葉蠅的活動受季節(jié)影響較大。春季是其繁殖高峰期,此時溫度回升、濕度適宜,有利于成蟲產(chǎn)卵及幼蟲孵化。夏季高溫多雨時,種群數(shù)量會進一步增加;而到了秋季,隨著氣溫下降,其活動逐漸減弱直至進入越冬狀態(tài)。
-
人為因素:人類活動對紫云英潛葉蠅的分布也有一定影響。通過種子調(diào)運、苗木運輸?shù)确绞剑赡軙y帶蟲卵或幼蟲的植物帶入新的區(qū)域,從而導致該害蟲的擴散。
-
防治措施:為了控制紫云英潛葉蠅的危害,各地通常采取物理防治、化學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結合的方法。如設置黃板誘殺成蟲、噴施低毒高效的殺蟲劑以及利用天敵昆蟲進行自然控制等。
紫云英潛葉蠅是一種廣泛分布于東亞地區(qū)的農(nóng)業(yè)害蟲,其生活習性和分布特點對于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具有重要意義。
品名:紫云英種子
特點:喜歡涼爽氣候,生長快,抗性好。
種植量:4~6kg/畝
種植期:秋/視地區(qū)而定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自然高度:25~40cm
供應規(guī)格: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