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菀,又名青菀、小烏扇、紫云英、紫菊、紫菀草等,在不同的地區(qū)和文獻中有著多種名稱。下面對這些別名進行詳細介紹:
-
青菀:這一名稱主要來源于其葉子的顏色,通常為深綠色,給人一種清新脫俗的感覺。在古代醫(yī)書中,如《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就曾以“青菀”稱呼紫菀。
-
小烏扇:此名形象地描述了紫菀花朵的形態(tài)特征,花瓣細長而密集,整體形狀類似古代女子使用的烏木制成的小扇子。這種稱呼常見于民間,尤其是在一些文學(xué)作品中。
-
紫云英:由于紫菀開花時,花色呈現(xiàn)鮮艷的紫色,如同天邊的彩霞或云朵般美麗,故得名“紫云英”。這個別稱不僅表達了人們對紫菀美麗外觀的喜愛,也反映了它在自然界中的獨特地位。
-
紫菊:紫菀與菊花同屬菊科植物,二者在外形上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尤其是它們的頭狀花序。在某些地方或文獻中,人們習(xí)慣將紫菀稱為“紫菊”。
-
紫菀草:這是一個較為通用的名稱,直接指出該植物的主要顏色(紫色)及其植物類型(草本)。此稱呼簡單明了,易于記憶,在日常交流中較為常用。
根據(jù)《中國植物志》記載,紫菀還有其他一些地方性或特定用途下的名稱,例如“肺形草”、“百部草”等?!胺涡尾荨笔且驗槠淙~片形狀酷似人體肺葉,傳統(tǒng)上認為具有治療肺病的功效;“百部草”則源于其根莖部分含有多達上百個細小分枝的特點。
紫菀作為一種廣泛分布且歷史悠久的藥用及觀賞植物,擁有眾多別名,這些名稱不僅體現(xiàn)了其生物學(xué)特性,也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
品名:紫苑種子
特點:花量大,花期集中,生長快,抗性好。
種植量:1~1.5kg/畝
種植期:春夏/視地區(qū)而定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自然高度:30~50cm
供應(yīng)規(guī)格:種子/盆栽120#150#180#其他電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