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蠟樹(Fraxinus spp.)的播種方法主要包括種子采集、處理、播種和后期管理等步驟。以下是詳細的播種流程:1. 種子采集最佳時間:通常在秋季,當果實由綠色變?yōu)辄S褐色或棕色時進行采集。選擇健康植株: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成年植株作為采種母樹。采集部位:從樹冠中上部采集果
白蠟樹(Fraxinus spp.)的播種方法主要包括種子采集、處理、播種和后期管理等步驟。以下是詳細的播種流程:
1. 種子采集
- 時間:通常在秋季,當果實由綠色變?yōu)辄S褐色或棕色時進行采集。
- 選擇健康植株: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成年植株作為采種母樹。
- 采集部位:從樹冠中上部采集果實,避免使用底部或邊緣部位的果實。
2. 種子處理
- 去除果肉:將采集到的果實放入清水中浸泡1-2天,使果肉軟化,然后用手輕輕搓洗,去除果肉,留下種子。
- 清洗與晾干:用清水多次沖洗種子,去除雜質(zhì),然后將種子攤放在通風良好的地方晾干,避免陽光直射。
- 儲藏:干燥后的種子可以放入透氣的紙袋或布袋中,存放在陰涼干燥處備用。
3. 播種
- 播種時間:春季或秋季均可,但以春季為宜,此時氣溫逐漸升高,有利于種子發(fā)芽。
- 土壤準備:選擇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壤土或腐殖土,pH值在6.0-7.5之間。播種前深耕細耙,施入適量的有機肥料。
- 播種方式:
- 條播:在苗床上按行距20-30厘米開溝,溝深2-3厘米,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nèi),覆土1-2厘米。
- 點播:在苗床上按行距20-30厘米、株距10-15厘米挖穴,每穴放入2-3粒種子,覆土1-2厘米。
- 澆水:播種后立即澆透水,保持土壤濕潤,但避免積水。
4. 后期管理
- 遮蔭:幼苗出土后,初期需要適當遮蔭,避免強光直射,可使用遮陽網(wǎng)或草簾覆蓋。
- 除草:及時清除雜草,保持苗床整潔。
- 施肥:幼苗長出2-3片真葉后,可施用稀薄的液態(tài)肥料,促進生長。
- 病蟲害防治:定期檢查苗床,發(fā)現(xiàn)病蟲害及時采取措施防治,如噴灑殺菌劑或殺蟲劑。
- 移栽:當幼苗長至10-15厘米高時,可進行移栽,選擇陰天或傍晚進行,減少水分蒸發(fā),提高成活率。
5. 注意事項
- 溫度:白蠟樹種子發(fā)芽適宜溫度為20-25℃,過高或過低的溫度都會影響發(fā)芽率。
- 濕度:保持土壤濕潤是關(guān)鍵,但要避免過度澆水導致爛根。
- 通風:苗床應(yīng)保持良好的通風條件,避免病害發(fā)生。
通過以上步驟,可以有效提高白蠟樹種子的發(fā)芽率和幼苗的成活率,為后續(xù)的苗木培養(yǎng)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品名:白蠟種子
顏色:綠色
特點:耐寒,耐旱,根系深,高大速生
種植量:36~49棵/畝
種植期:春秋冬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土層深厚肥沃
供應(yīng)規(guī)格:裸根苗/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