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牽牛的主要病害包括:
-
灰霉病:這是矮牽牛最常見的病害之一,尤其在潮濕、通風不良的環(huán)境下更容易發(fā)生?;颐共≈饕绊懼参锏幕ê腿~,受害部位會出現(xiàn)灰色或褐色的斑點,嚴重時會導致整株植物枯萎死亡。防治方法主要是保持良好的通風條件,避免過度澆水,及時清除病葉病花,必要時可使用殺菌劑進行噴灑。
-
根腐病:由多種真菌引起,如疫霉屬(Phytophthora)、腐霉屬(Pythium)等,主要發(fā)生在土壤過濕的情況下。受感染的植物根系會變黑腐爛,地上部分生長緩慢,葉片發(fā)黃脫落。預防措施包括改善排水條件,避免積水,選用抗病品種,輪作種植等。
-
白粉病:由真菌引起,表現(xiàn)為葉片上出現(xiàn)白色粉狀物,嚴重時會影響光合作用,導致植株衰弱。控制白粉病的方法有定期修剪以增加空氣流通,減少氮肥施用量,以及使用合適的化學藥劑防治。
-
病毒病:如花葉病毒、條紋病毒等,通過蚜蟲、飛虱等昆蟲傳播,或由帶毒的種子、插條傳播。病毒感染后,矮牽牛會出現(xiàn)葉片畸形、褪綠、生長遲緩等癥狀。防控措施主要是加強檢疫,防止帶毒材料進入,及時消滅傳毒媒介。
-
炭疽病:主要危害莖、葉、花等部位,初期為小圓形斑點,逐漸擴大成不規(guī)則形,中央呈灰白色,邊緣紅褐色。該病多發(fā)生在高溫高濕季節(jié),可通過輪作、清除病殘體、合理施肥等農業(yè)管理措施加以預防。
-
細菌性軟腐病:通常由歐文氏菌(Erwinia carotovora)引起,發(fā)病部位組織軟化腐爛,散發(fā)惡臭味。此病害與土壤濕度大有關,因此需要做好排水工作,避免水澇,同時可以采用銅制劑等化學藥劑進行防治。
-
線蟲病:由寄生性線蟲侵入根部引起,受害植株根系發(fā)育不良,生長受阻。防治線蟲病的關鍵在于土壤消毒,選擇無病原線蟲的健康種苗,以及采取物理或生物方法殺滅土壤中的線蟲。
針對矮牽牛的這些病害,應從栽培管理、環(huán)境調控、化學防治等多個方面綜合施策,才能有效控制其發(fā)生與發(fā)展。
品名:矮牽牛種子
高度:20~40cm
特點:花量大,顏色艷麗,花期長,適應性好。
種植量:16~36/平米
種植期:四季/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guī)格:種子/盆栽苗